以身作则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

以身作则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

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中间稍有疏忽的地方,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影响。言传身教是诸多家长会采取的方式,通过以身作则可以让孩子有所感受,进而慢慢地养成良好的品格。现在,就来看看从哪些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吧!

首先,孩子学会感恩,才能懂得珍爱生活。

感恩就是让孩子学会感激生活中的每一个事物,这样孩子才会珍爱生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羔羊跪乳,义鸦反哺”的经典古训,这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感恩的典范。当孩子长大成人了,如果不懂得对父母及家人感激,那么这种教育一定是失败的。孩子如果常怀感恩之心,他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容易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而他人对于孩子感恩行为的回馈又会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自己做好这一点,以便孩子模仿和学习。

其次,懂得敬畏才能理解尊重。

什么样的人会无所畏惧呢?不是大英雄(英雄害怕自己的价值被否定),而是亡命之徒。这些不懂尊重和害怕的人往往是最可怕的。而敬畏之心要从小就培养,所谓敬畏,“敬”体现的是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畏”则是一种界限、一种警示。试想一个小孩子从小就不懂的尊敬家人和长辈,那么长大后的他会对他人保持应有的尊重吗?如果没有了对外界的人或物的尊敬,孩子可能就会变得胆大妄为、胡作非为、为所欲为。一旦有了敬畏之心,孩子就会珍惜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更多的接纳、宽容大度、谦虚,以及助人行为。这样孩子就可以轻松的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宽容是立身之本。

宽容简单的讲就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你不会生气,不会撞回去,而是微笑的回答一句“没关系”。这种宽容的心是孩子在小时候爸爸妈妈倡导、影响而形成的,他对孩子的人际交往,生活态度以及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往往宽容的人会获得更多的友谊,生活的态度总是积极的,自然生活的质量也会很高。所以家长引导孩子学会宽容,是给孩子美好的未来插上了翅膀。

其实,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作为家长的就应该在孩子的身边,用以身作则的方式来感染孩子,这样才能被称之为称职的家长。孩子是上天给予家长的最好的礼物,而优秀的品格可以让孩子走的更远更好,所以,一定要从小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