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刻意培养孩子的兴趣?

是否需要刻意培养孩子的兴趣?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代父母都会让自己的孩子上各式的兴趣班。专家提醒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适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是该被“胁迫”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还是该自由自在的享受童年?对孩子拔苗助长或放任自流,总是各有利弊,关键看家长如何引导。

正方观点

发展孩子兴趣点

家长必须要指导

“连周杰伦的歌都是这么唱的!”做公务员的杨女士坚决站在“引导”一方,她说:“你一定听过《听妈妈的话》这首歌吧?‘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别人在玩游戏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长大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飞得比别人高,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唱的都是我写的歌……’你看,人家歌星的妈妈都是这样从小培养他的嘛!在我看来,从小培养孩子的特长是家长责任心的体现。”

周先生也认为,小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家长来引导的。孩子还没有长大之前,对什么都不很了解,不太可能明白自己对什么有兴趣,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过来为其制定一个计划,帮助他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以,他给孩子报了英语班、美术班、舞蹈班,辛苦地带着女儿兜来转去。周先生说:“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小孩都是懒的,不逼他根本什么都学不成,以后长大了就有苦头吃了。”

记者观察:望子成龙似乎是所有父母不能避免的通病,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孩子们要为了父母的遗憾和看不见的未来压力赶赴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班、兴趣班,并要坚定信念、立志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出人头地。这些,似乎已经变成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也早已见怪不怪了。特别是去年瞬间刮起的强劲的郎朗旋风,令许多家长对于钢琴成功论的钟爱顺势延伸至孩子身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早已被现代教育学家驳斥过的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又开始成为家长的至理名言,不少孩子的父母开始更加“独断”地为孩子安排未来,甚至抛出话来,“练不好就别想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