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处罚时应注意避免什么?
父母或许可以通过“打”的方式,给孩子以威吓,使其改邪归正。因为在我们中国,父母打孩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父母的教育观念:尽管有少数人不打孩子,但多数还是打的。
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3 、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 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4、父母已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特别提醒:孩子不能乱打。虽然主张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残酷、虐待性地责打孩子,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一气,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
在实施体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惩罚,不能倒算帐。 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惩罚带来的不愉快建立起联结。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立刻想到惩罚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2、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 惩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他。打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该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4.不能经常打孩子。俗语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经常挨打,由于“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
-
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呢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一开始出于好奇心是相当的喜欢上学的,但是时间长了,有了宝宝表现得就是不喜欢上育儿园,一说上学早上就不起或
-
孩子不愿意与家长分开怎么办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到了适合入学的年龄之后,就不可能与家长成天待在一起了。但是与家长分开的情况下,有很多孩子都会哭闹不止
-
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心与人相处的过程当中,有一颗宽容的心是十分可贵的,而且也会令自己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所以在孩子出生以后,随着孩子意识不断地成
-
教你培养让宝宝受益的好习惯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重要的,而且很有意义的事情,然而很多家长都做不好,也就导致自己的孩子与他人之间有差异。今天在这里,小编就
-
怎样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写作业速度让孩子不再磨蹭呢怎样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写作业速度让孩子不再磨蹭呢?即使你坐在他旁边,盯着孩子写,一笔一划指导他写,可是孩子写作业依然又慢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