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用药大辞典 四类药物的使用要点
宝宝的抵抗力较弱,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影响着宝宝的健康,宝宝生病用药的话,一定要做到科学的用药,否则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四类药物的使用要点。
外用药膏类的使用要点
即使同样都是外用药,也分为溶液、酊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糊膏、硬膏、膜剂、凝胶、气雾剂等多种形式,其药物特点各有千秋,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
用药特点
溶液用于湿敷,酊剂要均匀涂抹;粉剂多擦会结成团块,洗剂使用前必须摇匀;油剂用后感觉比较润滑,乳剂则容易清洗;软膏会阻碍皮肤散热,糊膏渗透作用稍差;硬膏能阻止水分蒸发,膜剂可以深入皮肤;凝胶会在肌肤上形成一个薄层,气雾剂喷洒均匀能代替涂布。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外用药膏前最好用清水清洁患处,以免肌肤上的皮脂、污物影响药物的功效;
2 每次涂抹的药膏量不宜过多,面积也不宜过大,因为药物涂层太厚反而会影响吸收;
3涂抹药膏时应采用如下方式:在肌肤患处由内而外以顺时针的形式轻轻涂抹开;
4 用药后必须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表现为局部红肿或出现搔抓现象,应立即停药。
对肌肤薄而敏感的宝宝而言,最好先在小面积肌肤上试用,没有不良反应再扩大使用面积,同时应注意不要进食腥、发食物,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由于一些外用药含有激素,所以使用次数每天不要超过2次,使用时间不要连续超过一周。
宝宝患湿疹时,有时会用尤卓尔,使用时可将药膏和尿素1∶1调好后再给宝宝抹,这样激素会少些。
中成药类的使用要点
中成药可简单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其中内服剂型多为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目前中成药的内服剂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
用药特点
中成药的丸剂又可分为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和微丸等,对于宝宝来说可能服用起来稍显麻烦。散剂分为剂量型散剂和非剂量型散剂两种,前者宝宝服用起来更为方便。颗粒剂比较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宝宝,而片剂和胶囊则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服用。
注意事项
1 中成药非常讲究对症、配伍、禁忌和定位,和西药同时使用时更应注意间隔时间,必须向医生询问清楚;
2 中成药也有毒副作用,服用前仔细研读说明书,使用剂量同样应严格掌握,不可随意购买、不可过量服用;
3 中成药保质期短,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和气味有无异常来辨别是否已经变质;4 如就诊时医师无特殊说明和要求,最好不要让宝宝空腹服用中成药,以免伤及脾胃。
服用中成药期间,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淡,一般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也不要吃萝卜或饮用绿豆汤。
-
吃奶瓶宝宝如何避免吐奶吃奶瓶的宝宝如何避免吐奶?宝宝爱吐奶怎么办?大多数妈妈都会遇到孩子吐奶的情况,因此了解宝宝吐奶怎么办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
给宝宝5个细节不能犯错讲,冲奶粉的每一步都事关宝宝的健康,一个细节不到位,一点做错,都有可能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不信的话一起看看吧!给宝宝冲奶粉
-
提高免疫力 春季宝宝多吃4种豆类提高宝宝免疫力可以多吃豆类?豆类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民间自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由此可见,豆类营养丰富,有助
-
厌奶期宝宝该怎样养才好厌奶期宝宝该怎样养才好?到了一定阶段宝宝开始出现厌奶的情况了,不老实吃奶,吃奶量下降,着急上火的妈妈使劲了浑身解数也无法
-
80%的爸妈不会正确冲奶如何正确给宝宝冲奶?冲奶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很easy的事儿,但是,有调查显示:80%的爸爸妈妈冲奶方式并不正确!在我们的行为习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