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为人父母 > 新闻

惊!“脏”宝宝少得病 真没开玩笑

惊!“脏”宝宝少得病 真没开玩笑

家长每天都让自己的宝宝穿得干干净净不说,而且还对宝宝得卫生要求特别严,经常给宝宝用洗手液洗手,看见宝宝把脏东西放进嘴里就连忙制止。但是,大家知道吗?“脏”宝宝少得病,是不是很惊讶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下文的详细讲解吧。

一大波科学研究表明,婴儿暴露在有菌环境下实际上是提供更大的保护,在后面的日子里没有那么容易患过敏和哮喘等一类的疾病。

这种看法被称为“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指童年时因缺少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与寄生物,从而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发展,进而增加了感染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发达国家青少年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发病率的增加被认为与卫生假说有关。

现实生活中,拥有手足的孩子、在农场长大的孩子、比较早上托儿所的孩子都有较低的过敏史。

Thom McDade博士是西北大学人类生物研究实验室的副教授和带头人,他认为,就好比婴儿大脑需要通过刺激和互动来得到正常发育,早期的免疫系统通过暴露在有菌环境下得以学习、适应和规律地运作,从而实现了免疫系统的增强。

精确到具体哪一种细菌起到了作用还没有得到证实,不过新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线索。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Thom McDade博士发现那些接触更多动物排泄物的小孩,还有在2岁以前得过痢疾的小孩,长大后身体发炎的概率更小。发炎会导致许多成人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和老年痴呆。博士说:“我们在这个线索基础上继续深入,我们已经知道免疫系统与过敏、自身免疫疾病、哮喘有关联,那么它在发炎和其他退化性疾病中扮演的角色呢?微生物环境也许在生命早期非常重要,使成年以后的发炎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