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为人父母 > 新闻

十一大补钙“雷区”你踩了几个?

十一大补钙“雷区”你踩了几个?

钙是我们*中不能缺少的一项营养成分,不论是对于老人、小孩还是中年人,钙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在生活中人们也就非常重视补钙,但是很多人对于补钙却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不但不能补钙,反而还影响营养的吸收,大家一起来看看生活中我们存在的那些补钙误区吧。

误区一、多吃燕麦有益健康

通常人们认为,燕麦有益*健康,它可以规范肠胃功能,帮助保持身材并调节*平衡。而澳大利亚科学家则认为,过多食用燕麦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燕麦中含有一种植酸,它会阻碍肠胃的钙吸收,还可能导致*骨骼缺钙。

误区二、喝奶不如去吃菜,牛奶越喝越缺钙

补钙的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摄入量、吸收率、生物利用率。单纯看含钙量,100克牛奶含钙110毫克左右,在各种食物中的确不能算是最高,一些海藻、干的小鱼小虾、芝麻等的钙含量都比牛奶要高。但是要知道,首先牛奶中有90%都是水,如果把这部分水去掉,其钙含量可以提高接近10倍。其次,牛奶中的钙的吸收率达到32%以上。最后,牛奶中的钙的生物利用率也特别高。当同时吸收钙和磷的比例在0.5到3之间的时候,钙被保留在骨头上的效率最高。而牛奶中钙和磷的比例在1.3,正处于此范围内。

误区三、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误区四、牛奶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

误区五、牛奶加巧克力更健康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