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为人父母 > 新闻

中美加妈妈:教育观对比

中美加妈妈:教育观对比

妈妈的育儿方式都不一样的,不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样,不同国家妈妈的教育方式更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看看中美加妈妈:教育观对比。

中国妈妈高标准严要求

专家在文章中讲述了教育女儿的成功经验,即高标准、严要求,如不许外出约会,不许看电视、玩电脑;只可埋头苦练钢琴与小提琴;除戏剧和体育两门外, 每个科目都必须是No.1。在其严格督导下,两个女儿果然出类拔萃:大女儿成功步入卡内基大厅表演钢琴,小女儿也成绩优异。专家将女儿的成功归因于其作为 “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她还批评了西方妈妈过于关注孩子的自尊,一味鼓励赞许,很少直指缺点和严厉批评。

六成人赞同严格管教

文章发表后,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网络民调显示,高达60.7%的人认同蔡美儿的东方式教育方式,其中既有华人也有白人。加拿大专栏女作家马格 利特在《环球邮报》上撰文引述郎朗的话为证:父亲和母亲反复强调的就是要做第一名,“争取最优”成为他儿时的追求目标。文章指出正是父亲的严格要求才成就 了郎朗的天才。其实,美加两国的统计表明,华侨华人虽只占美国人口的5%,但在著名的长春藤学府中,华裔学生的比例却达20%之多。在加拿大最有名的多伦 多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华裔学生比例更是超过1/3。巧合的是,美国“英特尔科学奖”(其前身为“西屋科学奖”)于本月12日公布了2010年获奖 名单,在300名入围者中,竟有百名华裔学生入选,由此成为“中国妈妈式”教育成功的又一佐证。

反对者认为不利创新

当然,反对者也不乏其人。有不少华裔母亲指出,专家的教育方式失之严苛,近于残忍,中国妈妈多不会如此不尽人情地管教子女。她们认为专家代表不了中 国妈妈;当代的中国妈妈和华裔妈妈很少像专家那样严酷无情,她们不仅相当宽容,甚至已失之于溺爱。加拿大另一大报《环球邮报》则发表长文指出“中国妈妈的 失败”。这位名叫索罗门的作者举了两个例证:过去100年来,华裔科学家只有10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而美国却获得了300项诺贝尔科学奖;而人口更少 的犹太人则有多达180人获得诺奖,即它仅以占世界1%的人口,却夺得诺贝尔科学奖25%的份额。再从军事技术发展领域看,中国也落在了美国与俄罗斯后 面。这些都是创造力不足的表征。

记得多年以前采访旅美画家丁绍光时,他就说过:在美国教书时他发现,如论基本功,中国学生要远胜于美国学生,但失之于循规蹈矩,缺少想象与创新。而美国学生的问题则恰好相反,在还缺少基本功时,就想独出心裁,别开生面。他一语道破了中西间的文化与心理差异。

总之,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很重要的,家长不要盲目的教育孩子,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的,让孩子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