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为人父母 > 新闻

5岁前别随意摘除扁桃体

5岁前别随意摘除扁桃体

小儿扁桃体发炎是常见的现象,家长们都应该重视小儿扁桃体发炎的,可是家长们该如何护理宝宝呢?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小儿打鼾症最常见的病因是位于后鼻孔与口咽交界处的鼻咽部淋巴组织发生炎症性肥大,称为腺样体肥大。

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小儿特有

扁桃体是位于口咽部的淋巴组织,位置浅表,张口即可见到,小儿期常与腺样体同时伴发炎症。腺样体又名增殖体,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位置隐匿,需摄鼻咽侧位平片才能看清。

扁桃体和腺样体是小儿时期的特殊免疫器官,出生后由于身体防御功能的需要,3~5岁增大较快,免疫功能亦相对活跃。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免疫功能逐渐为其 他器官替代。腺样体6~7岁开始萎缩,扁桃体于青春期后亦逐渐萎缩,至成人后仅存少量残余组织,不再是一个免疫器官。因此,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小儿时期 的一个特殊问题。

5岁前别随便切除

扁桃体位于上呼吸道入口,似门卫的位置,经常 接触细菌和其他外来致病因子,引起免疫应答,具有保护呼吸道、促进对感染发生免疫力的保护和防御功能。小儿扁桃体能生成抗体,产生5种免疫球蛋白,包括 JgG、IgA、IgM、IgD、IgE。尤其IgA,是呼吸道黏膜表面抗感染的一道主要的屏障,在局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小儿4岁以前血清中IgA 的含量较低,而扁桃体内IgAI的含量较血清中含量高2~3倍,因此,小儿扁桃体是一个免疫器官。

腺样体亦有免疫功能,不过不如扁桃体重要。但随意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可造成小儿的抗感染力降低,所以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轻易进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应慎重掌握手术指征。除非扁桃体和腺样体过度肥大,造成重度鼾病时,才应及时手术切除,不受年龄的限制。

阻塞性肥大者才需做手术

打鼾并不一定是炎症,正常人每夜有时亦有7次左右的打鼾时呼吸暂停,这是正常的呼吸生理现象,千万不要去随便开刀。

如果每夜打鼾时呼吸暂停30次以上,每次鼻口停止气流在10~60秒钟左右,经过多导睡眠监护仪检查才可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亦名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