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为人父母 > 新闻

“狼爸”的另一面!

“狼爸”的另一面!

  美国虎妈”“中国狼爸”让“鸡毛掸子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公众争议议的焦点。然后事情真的就像传说中的那样吗?

  其实,“中国狼爸”萧百佑并不像耸人听闻的标题所描述的那样,是个一根筋、崇尚暴力的鲁莽父亲。与身为耶鲁大学教授的蔡美儿一样,47岁的萧百佑也是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功人士,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本科学历,如今他是奢侈品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涉足地产。所以我们应当在认识上把他们的“魔鬼训练”和简单的体罚区分开来。以中国家长的角度看,“虎妈狼爸”取得的成绩不能不让人眼红,他们取得成功的方式也让人不由得想起“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古训。但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下大环境的改变,体罚这种教育方式变成了让家长、学校和教育专家们陷于“政治不正确”的危险命题。不过这种局面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以小皇帝小公主身份被呵护着长大的80后一代在为人父母之后要面临一个新的“路线问题”:他们熟知的温室型培养方法已经无法适应这个丛林法则横行的社会,而要让自己的孩子“杀出一条血路”,就要借鉴一些非常规的方法。这恰恰是虎妈狼爸的魔鬼训练能够引起广泛讨论的现实基础。悬空的“人文关怀”总要落地,预示着所有基于泛道德主义提出的所谓“教育箴言”都要面临不接地气的尴尬现实。实际上,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成型的懵懂孩童来说,片面强调所谓“个性”和“自由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托词。“棍棒底下出孝子”显然过于简单粗暴,而“一切为了孩子”却也不见得完全正确。父母的爱当然是无私而伟大的,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习惯了无条件的、不计代价的付出,难免会在成年后对这种付出感到麻木和冷漠。笔者始终认为,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而实施的惩罚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面对物质上空前丰富的下一代,教育者们(包括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以适当的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划出明确的界限,让“敬畏”成为他们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媒体刻意渲染的“如狼似虎”的教育者形象固然更多是为了吸引眼球,但同样应当引起为人父母者深思,正如若干年前舆论所呼吁的那样,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霜雨雪的锤炼,而让孩子茁壮成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由是观之,教育本身也是教育者重塑自身的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