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为人父母 > 新闻

“被膨大”的瓜果能放心吃吗?

“被膨大”的瓜果能放心吃吗?

最近发生在江苏省的西瓜“爆炸”事件,让一直隐匿在西瓜种植背后的膨大剂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实,除了西瓜之外,膨大剂已在葡萄、猕猴桃、草莓、圣女果、香瓜等多种水果种植中被广泛使用。西瓜“爆炸”引来消费者的强烈关注,尽管有专家指出膨大剂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无害,但更多的消费者还是不放心,不少人质疑膨大剂是否存在滥用风险?化学催熟的瓜果真的对*无害?

膨大剂到底为何物?

20世纪20~30年代,国外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存在微量的天然植物激素如乙烯和赤霉酸等,具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到40年代,开始人工合成类似物的研究,陆续开发出4-D、抑芽丹等,逐渐推广使用。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在世界部分国家应用于农林业生产。中国从生产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起步较晚。有专家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这不仅能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进农作物的抗逆性,使农业生产省工、节本和高效。大家今天所说的“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园艺作物上,赤霉酸主要用在柑橘等果类作物上。

膨大剂可能危害神经系统

促使儿童性早熟

有学者认为,如果让孩子服用激素促进长高,我们会说这是拔苗助长,难道给农作物使用膨大剂促进增产,就不是拔苗助长?人为地用膨大剂把植物正常的生长给打乱,让它长得很高很壮,是不健康的。*的健康跟吃的食品应该是和谐的,吃的植物健康人才能健康。但是,如果食物本身都有各种各样病体,那么这些病体进到*的环境中,可能*消化不了就残留在体内,以后会对健康有影响。不少医学专家认为,儿童性早熟原因之一是动、植物中残留的激素,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大部分都是激素催成的,短期内影响不大,但长期食用会对*产生副作用,使成人内分泌紊乱,影响*代谢的平衡,对儿童的危害更大,会促使儿童性早熟。还可能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动物实验存在潜在的影响生殖功能和生长发育作用。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的西安早就发现过三四岁小孩因吃早熟“激素瓜果”而男孩长胡子、女孩乳房鼓的性早熟症状。在食物链中,瓜果等含有的过量激素在*内聚积,还可以通过怀孕妇女传给胎儿。此外研究已发现乙烯剂对人的脑和肾有一定损害,赤霉酸会引起发育紊乱。另外一份报告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生物系植物学教授因萨尔警告说,果菜中含有的过量激素,聚集在*内对健康非常有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成过敏性疾病,甚至引发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