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些习惯妈妈可以不予理睬
孩子的这些习惯妈妈可以不予理睬吗?每个家长都希望家里的宝贝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于是对生活中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妈妈认为不文雅的习惯,妈妈很排斥并且会大力度的制止,其实小编认为生活中孩子的这些陋习妈妈可以不用理睬,一起看看。
孩子一岁刚过,吃饭就不“老实”了,总爱用手去抓饭,无论怎样禁止都不行。诸如吃手指、用手抓饭这样的“坏毛病”,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阶段,妈妈最爱管却没必要管。
坏毛病1 吃手指或到处捡东西吃
当孩子爱吃手指或捡到什么吃什么时,是处在口腔敏感期,他(她)靠嘴在感知世界。妈妈们不妨配合支持——把宝宝的指甲剪好、磨平,小手常洗干净,让他(她)随便吮吃。在他想把脏东西塞进嘴里前,给他换上干净的物品。切忌看着他的手不让他吃,或者用手套、长的衣袖盖住他的手。
坏毛病2到处乱爬
爬是孩子锻炼感统和小脑平衡最重要的阶段,能较早地让宝宝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爬得不好或不会爬的孩子,容易感统失调和平衡力差,从而容易导致做事不专注、多动,容易沮丧和产生挫败感。宝宝半岁后就逐渐尝试着学习爬行了,这时家长需要做的是给你的宝宝多买几件耐磨的衣裤袜子。当然,宝宝会爬后,会接触到父母禁止触碰的物品、做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的可能性都增加了,这时父母可以开始以一定的规范要求孩子。
坏毛病3乱扔东西
扔东西其实是一种“婴儿游戏”。宝宝在不断重复的游戏动作中强化了对各种物体、环境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为日后的认知发展打基础。不妨把“扔”和“捡”当成个亲子游戏来玩,在家里开辟一个“游戏角”,给宝宝准备质地不同、颜色各异的玩具扔着玩,在“扔”和“捡”之间的眼神交流、身体接触,满足了宝宝的情感需求与情绪发展。父母对宝宝的积极回应可以激发宝宝的积极反应,使其产生自信与满足感。
-
对于体罚孩子的几点看法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来越对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厉害了,而且对孩子的体罚行为也是非常抵触的,认为这也是封建的
-
怎样教育孩子比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个好人说到对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聪明最棒,但其实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个好人非常重要,否则再聪明、再棒都
-
父母该不该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项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调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轻重而已,因此面对特别调皮或者不听话的孩子,有些父母会采用“暴力”来教育,但也有父母
-
几种有益孩子成长的惩罚方式几种有益孩子成长的惩罚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实打孩子时家长最无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说
-
打孩子注意要避开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开这些部位吗?我们经常听见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动不动就说回家非打你一顿不可,在中国自古以来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