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爱孩子但不溺爱?
看到标题似乎很多父母都会哪个父母不会爱孩子啊?这个爱孩子是做父母的人都懂得的,不用学习的。可是现在父母正是由于太爱孩子已经形成溺爱了。溺爱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相反,溺爱还可能会害了孩子。怎样做到爱孩子但不溺爱呢?
爱并不是坏事情,对孩子的爱应该越多越好,实在没有必要收起一半。只懂得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所谓爱,连母鸡都会,严格说已经够不上人类爱的现代水准。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是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
1、关心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溺爱所关照的并不是孩子的心,而是孩子表面的需要。孩子喜欢吃,他就满足孩子的吃,锻炼身体,相当多的家长反而忽视。很短的路程,本来应该是锻炼走路的好机会,可是一律要“打的”;孩子想干家务劳动,家长不同意,由于长期不干事情,造成动作不协调,然后又不得不花掉大量的钱去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关心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只会从表面看到孩子爱吃冰激凌,爱去“麦当劳”、“肯德鸡”,结果不仅是偏食的饮食习惯促成了一批“豆芽菜”,“小胖墩”,而且娇惯促成了自私、懒惰的坏毛病。
所以说智爱和溺爱的区别是:智爱是全面的关心,尤其关照孩子的心灵,而溺爱是片面的关心,只关照孩子的表面需要。
2、理解
既然孩子更重要的需要是心灵的发展,这就更需要理解。家长应该设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比如,有一个孩子精心饲养的一只小鸡死了,她非常悲伤,非要把鸡埋葬,并进行哀悼。家长就应该理解为这是孩子一种善良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给予一定的支持,千万不能粗暴地加以斥责。 好父母谨防10种危险溺爱方式>>
3、责任
我们不应把孩子看作是个人的私有物,要极力避免用我们自己狭隘的爱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有一位老奶奶把孙子当作“宠物”,溺爱得不象样子,竟然说:“我岁数大了,你们就让我再溺爱孙子一礼拜吧!”。应该说这种只顾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忘掉自己的责任。
4、尊重
尊重是最深刻的爱,因为尊重才能使孩子产生自尊,而自尊才能使孩子产生内部动力,得到主动的发展。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溺爱,只要考个好分数,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把孩子捧为小皇帝;而另一方面又丝毫不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不给玩的时间,不给独立活动、思考的空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可以任意侮辱,拳脚相加,又成为了可怜的小奴隶。而智爱把尊重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是一种应该提倡的深刻的爱。
看看以上四个方面你都做到了哪些,如果哪些做得不够,那么就在生活中不断加强吧。
-
对于体罚孩子的几点看法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来越对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厉害了,而且对孩子的体罚行为也是非常抵触的,认为这也是封建的
-
怎样教育孩子比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个好人说到对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聪明最棒,但其实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个好人非常重要,否则再聪明、再棒都
-
父母该不该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项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调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轻重而已,因此面对特别调皮或者不听话的孩子,有些父母会采用“暴力”来教育,但也有父母
-
几种有益孩子成长的惩罚方式几种有益孩子成长的惩罚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实打孩子时家长最无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说
-
打孩子注意要避开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开这些部位吗?我们经常听见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动不动就说回家非打你一顿不可,在中国自古以来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