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孩子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在这个充满爱的社会里,在这个社会主义时代下,不应该受封建社会影响,把古人先生惩罚弟子的打手板摆到现实社会中,这就是现在所谓的体罚,我认为体罚不能决解一切,用爱来感化孩子,不应该拳脚相加,让孩子们更加逆反。
英国《独立报》针对卫生部的文件进行报道,称:“英国政府正考虑立法禁止以藤条、拖鞋和皮带等物件体罚孩子,违例的父母一经定罪,或须坐牢。”文件公布之后,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针对部分家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85%的英国父母希望保留体罚子女的权力。
虽然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在体罚孩子的做法上却存在相似之处。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儿童是其父母的财富,也就是私有产品,对孩子进行打骂或其他处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些父母常常因为孩子不听话、贪玩、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说错话、做错事等各种原因,对孩子采取体罚、打骂的方法。从古至今,更流传着“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错误说法。
某报曾刊登过一例成*罚儿童致死的消息:一位家长因为孩子贪玩没完成作业就用棍棒体罚,因为时间太久,孩子被打死了。还有一则真实的案例,说的是一个孩子因为想和父亲一起外出,孩子的父亲要去办公事不能带他,在其不听劝告的情况下,其父一怒之下踹了他一脚,结果这个弱小的孩子便惨死在了父亲的脚下。
近些年来,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每一次都会引起人们的震惊。有所不同的是,早些时候,人们对孩子以这样的方式过早离世感到扼腕。现在,人们的第一感觉是——打死自己的孩子也属于刑事犯罪。体罚致死的现象尚属少数,它是体罚孩子所造成的最恶劣后果。对于那些活蹦乱跳的儿童来说,体罚对儿童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却比死亡还要严重。
体罚教育是一种“无能的教育”。它是父母对子女的粗暴态度,也是造成两代人内心产生隔膜、水火不容的根源之一。体罚是儿童形成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的诱发剂。儿童需要安慰、需要同情、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缺乏了这些因素,便只能自己默默的沉浸在孤寂里,形成孤僻的性格,同时也容易形成自卑、胆怯、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儿童经常处于体罚的压力中,内心会产生恼怒和愤恨,形成固执和对抗的心理品质。无论父母说什么,怎么说,甚至还没有开口,孩子就已经做好顽固反抗的准备了。
拷打、责骂和体罚永远不能作为一种影响儿童心灵的好方法,它唯一能够留给儿童的印象就是成人的冷酷和粗暴。这么做的结果是养成儿童固执的脾气和不可挽救的怯懦和虚伪。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他们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体罚孩子会造成孩子逆反心理,让本应该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所以要避免体罚孩子。
-
对于体罚孩子的几点看法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来越对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厉害了,而且对孩子的体罚行为也是非常抵触的,认为这也是封建的
-
怎样教育孩子比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个好人说到对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聪明最棒,但其实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个好人非常重要,否则再聪明、再棒都
-
父母该不该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项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调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轻重而已,因此面对特别调皮或者不听话的孩子,有些父母会采用“暴力”来教育,但也有父母
-
几种有益孩子成长的惩罚方式几种有益孩子成长的惩罚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实打孩子时家长最无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说
-
打孩子注意要避开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开这些部位吗?我们经常听见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动不动就说回家非打你一顿不可,在中国自古以来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