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该怎么对待离异家庭的孩子

老师应该怎么对待离异家庭的孩子

家庭离异何以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如此重大影响?究其原因,除了来自家庭,还有来自学校、社会方面。父母关系的破裂使孩子感受到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自然会产生不稳定的情绪,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表现。这就需要学校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给予这些孩子专业的辅导,帮助他们度过这种特殊的时期。那老师应该怎么对待离异家庭的学生呢?

第一、不要动不动就能动他们的心理敏感区。他们大都对父母的关系,离婚事比较敏感。班主任应教育其她同学,跟她们说话时要有分寸,不要捅他们的痛处;更不要说些讽刺,讥笑的话,或以父母为话题开玩笑。在向他们询问家庭情况时,要谨慎,尽量让他们自己介绍情况,他们不愿说是,不要追问或逼问。

第二、多开导他们改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尤其是对入学中专后父母离异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父母离异的问题,改变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例如:一是改变父母离婚是丑事的观念,树立父母离婚只要是法律允许的就是合法的观念;二

是改变父母离婚子女矮人一头的观念;树立父母离婚与子女的社会地位无关的观念;三是改变父母离婚是大逆不道的观念;树立父母也是人,也有摆脱痛苦追求幸福的自由观念。通过更新观念可以消除他们中的一些心理问题。

第三、帮助他们理解,体谅和尊重父母。所谓理解父母,即认识父母离婚也是迫不得已,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所谓体谅父母,就是做子女的要设身处地地替父母着想,不要苛求他们。所谓尊重父母,就是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要尽儿女应尽的义务。

第四、帮助他们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年轻人爱义气用事。有时出于一些偏见,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上,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有时怨恨父母就采取不理,不见。有的见了也没有好脸。这样就要一方面通过谈心,劝慰,缓解学生对父母的对立,怨恨情绪,并督促他们与父母保持正常的联系,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与他们的父母取得联系,要他们的父母理解做儿女的因家庭变故而产生的失衡心理状态。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协调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