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孩子的心态及辅导
家---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暖、健全的家庭是保证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家庭的破裂、残缺往往会使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人生的不幸,从而比一般的学生容易产生情绪和社会适应的问题。
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我国国民固有的婚姻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这种反传统的新潮思想日益得到社会人士的认可,从而使离婚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在对我校1300名学生家庭状况的调查中,离婚率高达12%左右。有一个班60名学生,父母离异的竟有12人,占学生总数的20%。这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着亲情残氙或教养失衡问题,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伤痕。如何了解、掌握这部分孩子的心态,帮助他们适应父母离异的事实,平衡他们的心理,这是当今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父母离异对子女身心的影响
父母离异不只是离异的当事人受到困扰,孩子是父母离婚大战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在生理、心理、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干扰和影响,从而产生了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障碍,造成情绪低落、自尊心下降以及出现退缩行为。父母离异一连串的冲突过程。为了达到早日分离的目的或发泄烦恼和厌恶对方的情绪,他们不惜采用吵嘴、打架、砸东西、酗酒、分居等种种失控行为,子女经常目睹父母的所作所为,心里充满了恐慌和不安。尤其是有些家长,彼此拿孩子作为“出气筒”,或以小孩当作与对方斗争的筹码,或父母双方认为小孩是累赘,对小孩不闻不问,或相互争夺小孩。父母离婚后,这类孩子总是怀着一种羞耻感以及“没妈(爸)的孩子像根草”的自卑自贱心理,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家。另外,父母分离造成孩子只能随一方生活,缺少另一方种温暖;有的只能随祖你母生活,缺少父母关照;而有的被托亲友代管,寄人离下,如此种种处境,使孩子心灵深处常感到孤单,寂寞从而产生退缩行为。有研究指出,父母离婚的儿童如果是在学龄阶段,会变得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参加班级与学校的活动,有的还不敢参加小伙伴的游戏和活动,原因是怕被别人嘲笑,尤其怕人家提及与离婚有关的字眼。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好斗和攻击性,以此来获取他们失去的自尊。
第二,出现学习成绩下降以及厌学现象。儿童学习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心境为基础。由于父母离婚前后,都有一段时间的相互攻击和自怨自艾过程,当事人本身心绪不宁,便无意去过问孩子的学习,辅导就更谈不上了。而孩子也因惶惶不可终日而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功课。我校有一名六年级学生,原先各门功课在班上名列前茅,自父母闹离婚后,孩子在父母的打骂声中度日如年,每天放学后不愿回家,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据了解正在离异家庭孩子学习成绩受影响较大,但若引导得当,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能赶上来的。
第三、身体发育受影响。不管父母正在闹离婚或是已离婚,多数孩子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饮食不太正常,衣物没人清洗,生病时没人照顾等事情不时发生。有些研究报告指出,父母离婚的儿童常会做恶梦,有失眠、食欲减退等身心症状。
上述情形并非每个离异家庭的儿童都具有,但一般来说,父母离婚会给孩子带来这样那样的不良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对于这类学生,教育者仅给予一般性的同情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具体的辅导,以帮助他们较顺利地渡过这一人生难关。
-
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危害啊其实我们都知道,在现在的生活中离婚率也是越来越高了,而且离婚也是特别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的,可是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对于自己
-
父母离婚了你会做如何选择父母离婚了你会做如何选择呢?离婚这个词现在已不是新鲜的词语了,好像离婚率越来越高了,但是离婚后父母解脱了,可是受到煎熬的
-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四大注意事项单亲家庭怎么教育孩呢?如今社会,离婚率非常的高,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是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加脆弱,
-
离异父母看过来!这样做才不会伤孩子的心随着人们观念的开化,夫妻间由于感情不和睦,选择离异的几率越来越大。夫妻之间离异是常见的,但是家里有孩子的家庭,夫妻双方还
-
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父母知道吗?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离婚不再成为一件稀奇的事情,整个社会的离婚率曾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背后的一些问题,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