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寄宿制学校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寄宿制学校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呢?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是寄宿在学校,自己外出务工,尤其是把孩子放在寄宿制学校里,家长们认为在放心不过了,确实这样做孩子有了吃住的地方,有了学习的地方,但是家长们也许不会想到自己把孩子放在寄宿制学校里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吧:

1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关于孩子寄宿,赞成派认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反对派认为缺少家庭的温暖,不利于孩子的情感培养及智力发展。  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事实上,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层面——不是他们天赋不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是他们被剥夺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2 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家庭的温暖,尤其是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送孩子寄宿,本质上是反自然、反天性的,是成人无视儿童作为一个人的自然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头上。尤其是送孩子上全托幼儿园,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这样的拔苗助长,让孩子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今后他的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无法正常表达。

3 为事业打拼,不是对孩子大撒手的理由

有些家长说,我知道寄宿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其实,观察我们身边的孩子,很容易明白一个事实: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4全社会都没有认识到寄宿制的弊端

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遇到有家长问我是否应该为了择校而让孩子去寄宿,我总是回答,哪怕上一个条件差些的学校,也一定要让孩子天天回家。为了重点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暂时能获得一些东西,但从长远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这个观点在当下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家长甚至有时也不能被孩子接受。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关于“寄宿制学校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的话题,通过分享我们知道了以上几款就是寄宿制学校的弊端。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我们错过了这段时间就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小编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引起家长们的反思,记住: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家是最出色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