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把“焦虑”带给孩子

请别把“焦虑”带给孩子

曾几何时,每当我们看到孩子那明亮的大眼睛时,总是被孩子那天真无邪给打动。但现在我们发现,很多父母都习惯性把自己的焦虑往小孩身上体现出来。所以,现在也有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焦虑的心理,孩子的表现不再显得那么无邪纯粹,却反而像一个小大人一般。这是怎么回事呢?孩子紧张焦虑的成因非常复杂,但在很多程度上与父母的“焦虑”是分不开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别把“焦虑”带给孩子。

父母要求过高

如今,更为多见的焦虑是父母通过对孩子实行超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别的孩子不会的自己的孩子要会,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要更精通。由于有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高标准,孩子的表现很难让父母满意和认可,他们就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做得更好,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自信心受损,内心焦躁不安。假如父母再辅以恐吓或粗暴的惩罚手段,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就会显得更加紧张。

过度保护和溺爱

过度地保护和溺爱孩子,使他缺乏独立性发展,也是造成孩子焦虑的原因。家人的过度包办通常使孩子失去了适应社会能力的锻炼机会,当他们独自置身于新环境、新情景中或与陌生人接触,会产生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以致情绪波动、过度担忧。

父母关系不和谐

也有很多孩子的焦虑影射了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比如父母在婚姻关系上有裂痕,他们自己不愿意面对,而通过提高对孩子的要求来弥补婚姻中的缺陷感;孩子此时也会下意识地配合父母,表现出一些焦虑的症状,使家里的矛盾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心甘情愿地做“替罪羊”,从而避免父母关系的破裂。

综上可知,现在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易焦虑,不仅如此,在对待孩子上也往往把焦虑带给了孩子,让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真,这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父母亲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焦虑体现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