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4种行为

父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4种行为

父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4种行为是什么呢?不是一直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吗?今天又有很多人指出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是孩子的终生教育者,家长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时候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长育出什么样的孩子,不信就一起看看:

偏爱

父母会对子女表现出过分的溺爱、迁就和偏袒,会导致子女形成“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性格。

这样,子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过分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说话,不愿承担责任,不愿跟别人合作,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

过度保护、干涉

由于对孩子的高度期望,父母很容易对孩子过度地保护和干涉。

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孩子的将来,害怕孩子会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对其活动范围进行了过多的限制,甚至在择友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规定。

父母的这种过度的保护和干涉,使子女往往很难产生对最初接触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这种信任感与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发展、延续直至变成一种对周围的人和世界的不安全感,从而影响了其子女在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导致其在交往中更多地采取回避与犹豫的态度,缺乏主动性。

拒绝、否认

经常受到母亲拒绝的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变得胆怯、不自信,为人处世小心翼翼,惟恐遭人指责,甚至导致个性变得自卑,倾向于逃避社交以免“露丑”。由于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刻意掩饰自己以期望得到外界的认可,这些孩子反而在社交中显得更紧张、局促、笨拙,使自己处于焦虑恐惧中。

建议对待孩子不可一意孤行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理解,是孩子产生对别人信任和好感的基础,能帮助子女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形成积极自信的性格特点。

同时,子女在交往中也学会对他人表现出关爱和理解,与人为善,也就易为他人所接纳,自然就不会产生过多的交往焦虑。

因此,父母对待孩子既不可以一意孤行,用专制甚至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也不可以漠不关心,采取放任的态度,而应该多和子女沟通、交流,支持和鼓励他们。

温馨提示: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实际上,健康成长不仅仅指身体上的健康,心灵上的健康也很重要。以上我们分享了四种行为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家长们在平时于孩子的相处中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孩子的尊重,更希望家长们通过今天的分享能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哟。不要因为自己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