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用药和儿童用药的不同之处
新生儿用药和儿童用药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老话说的好“话不能乱说,饭不能乱吃”,岂止是饭不能乱吃,要更不能乱吃,因为是药三分毒嘛,尤其是对孩子更是不能乱吃,今天的话题就是新生儿用药和儿童用药的不同之处,一起看看:
新生儿用药
新生儿用药相关知识点
项目内容
新生儿药动学特点及用药特点吸收(1)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吸收较完全,而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的药物吸收减少。 如口服氨苄西林吸收迅速而完全。
(2)非特殊情况一般新生儿不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 静脉输液量不能大,输液速度不能过快。
(3)皮肤对外部用药吸收快而多,谨慎使用皮炎激素软膏(新生儿大面积使用可引起全身性水肿) 、硼酸、水杨酸、萘甲唑啉等。
分布(1)水溶性药物被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易造成药物中毒。
(2)血浆蛋白结合力低; 易导致药物中毒,如新生儿使用苯巴比妥容易中毒。
(3)磺胺类药、吲哚美辛与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强,可与血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使脑组织黄染。
代谢代谢减慢,使用氯霉素容易引起灰婴综合征
排泄排泄慢、易蓄积中毒:如青霉素 G、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氨茶碱、吲哚美辛等
药物不良反应的其他因素用药错误、说明书描述不明确
合理用药原则①明确用药指征;
②明确用药目的;
③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滴剂口服给药、静脉给药等);
④用药谨遵医嘱。
剂量计算方法1、计算药物剂量的基本公式: D = ΔC×Vd。
D 为药物剂量(mg/kg) 。
ΔC 为血浆药物峰谷浓度差(mg/L) ,ΔC =预期的药物血浓度-起初的药物血浓度,Vd 为表观分布容积(L/kg) 。
2、负荷量和维持量的计算方法。
(1)首次负荷量计算公式为: D = C×Vd。
C 为预期达到的血药浓度。
(2)维持量和输注速度计算公式为: K0 = K×CSS。
K0为滴注速率[mg/(kg·min)],K 为药物消除速率常(/min),CSS 为稳态血药浓度(mg/L)。
儿童用药
药物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归类汇总
改变类型作用类型代表药物对儿童造成的影响
药效学中枢神经系统抗组胺药、氨茶碱、阿
托品昏迷、惊厥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第Ⅷ对脑神经损伤
四环素、维生素 A婴幼儿良性颅压增高、囟门隆起
内分泌系统糖皮质激素影响代谢,长期服药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免疫力低下
人参、蜂王浆等中药影响垂体分泌
促性腺激素影响儿童性腺发育,导致儿童性早熟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血液系统氯霉素再生障碍性贫血
水盐代谢苯妥英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脱钙,严重者发生骨折,影响生长发育
四环素牙齿黄染,影响骨质发育
运动系统喹诺酮类软骨损害,影响骨骼发育
药动学(1)吸收:对酸不稳定的药物、弱碱性药物的吸收增加,而弱酸性药物吸收减少。
(2)分布: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地西泮等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较成人高,容易发生过量中毒。
(3)代谢:婴幼儿和儿童期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的活性已经成熟,加之肝脏的相对重量约为成人的 2 倍,因此,婴幼儿和儿童药物的代谢速率高于成人,若不注意,会导致剂量偏低。
(4)排泄:婴幼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排泌能力和肾血流量迅速增加,在 6~12 个月时就接近成人水平,在随后的儿童期,肾功能超过成年人,若不注意,会导致剂量偏低。
因此,根据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时,年长儿童选用剂量的下限,婴幼儿可选择剂量的上限。
儿童用药一般原则及剂量计算
一般
原则1、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
2、根据儿童特点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案。
(1)口服给药是最方便、最安全、最经济的给药途径,但吞咽能力差的婴幼儿受到一定限制。 幼儿用糖浆、水剂、冲剂等较合适,年长儿可用片剂或丸剂。
(2)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奏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 肌内注射多选择臀大肌外上方。
(3)儿童皮肤吸收较好,透皮给药方便且痛苦小。
(4)直肠给药:小儿退热栓剂。
(5)使用单剂量包装。
3、根据儿童的不同阶段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用药剂量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进行调整。目前儿童剂量的计算方法有年龄折算法、体重折算法、体表面积折算法等。
4、密切监护儿童用药,防止产生不良反应。
剂量计算方法1、根据儿童年龄计算。
(1)Fried 公式:婴儿药物剂量 = 月龄 × 成人剂量 /150。
(2)Young 公式:小儿药物剂量 =(年龄 × 成人剂量)/(年龄 +12)。
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
(1)每千克体重剂量 × 体重 =1 日或 1 次剂量。
如口服氨苄西林,剂量标明为 1 日每千克体重 20~80mg,分 4 次服用。 如儿童体重为 15kg,即为(20~80)×15=300~1200mg,分成 4 次,即为 1 次 75~300mg。
(2)如不知儿童每千克体重剂量,可按下式计算: 小儿剂量 = 成人剂量 × 小儿体重(kg)/70。
(3)如不知道儿童的体重多少,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6 个月小儿体重(kg)= 月龄 ×0.6+3
7~12 个月小儿体重(kg)= 月龄 ×0.5+3
1~10 岁小儿体重(kg)= 年龄 ×2+8
3、根据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最合理) 。
体重≤ 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 ×0.035)+0.1
体重> 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 -30)×0.02+1.05
抗肿瘤药、抗生素、激素等应按体表面积计算。
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计算。 按年龄折算比例表折算,较安全,总的趋势是剂量偏小。
温馨提示:以上我们分享了新生儿用药的相关知识和儿童用药的相关知识,让我们清楚明白的了解到,孩子的年龄不同,用药的剂量和用药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只有掌握了这些相关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小编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到更多的新妈妈们,为了自己的宝宝的安全,妈妈们一定要记住相关的知识哟!
-
蓝光最伤宝宝眼睛天气冷了,许多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会打开浴霸。但近日一则新闻,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陕西一个宝宝在浴霸下洗澡2个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又称新生儿消化不良及新生儿肠炎。
-
安抚哭泣婴儿试试10个小妙招面对哭起来没完没了的小宝宝,新手妈妈们常常手足无措,不妨试一试下面这些方法,或许会有帮助哦。
-
新生儿的眼睛为什么怕光新生儿出生时要经过母体阴道,母体阴道内的分泌物会浸入新生儿的眼睛里,如果阴道分泌物中有细菌,就可导致新生儿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儿皮肤护理的两大误区在新生儿护理当中,最容易出现误区的就是新生儿皮肤护理。在新生儿皮肤护理中,爸爸妈妈不能一味的根据传统思维,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