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只有改变自己孩子才能成大器

家长只有改变自己孩子才能成大器

家长只有改变自己孩子才能成大器吗?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照着自己理想的成度发展,一旦孩子的成长脱离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就会想办法扭转孩子的行为。就像女孩子就一定要穿公主裙,男孩子一定要勇敢、不怕输一样。而教育成功的家长都知道“教育孩子,一定不是为了改变孩子“。只是为了孩子更有利的成长,家长只有改变自己,孩子才能成大器,一起看看。

一、不要改变孩子的性格

曾经有家长在后台咨询:我家的孩子性格特别内向、胆小,他适合去国外留学吗?外国人比较开朗、活泼,我怕我的孩子在国外没自信。

难道性格内向的孩子就胆小吗?不够开朗就代表没自信吗?这逻辑显然是不对的,或许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国外求学时更踏实,学习更努力呢。性格只是一种行为的表现方式,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胆小”、“笨”这样的标签。

二、不要改变孩子的爱好

孩子想学武术,家长偏偏要孩子去学钢琴;孩子喜欢运动,家长偏偏要孩子坐在板凳上画画......这样的家长就是把自己放在了和孩子对立的位置上,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庸。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忽视了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天性,孩子不仅不会体会到父母的爱,还可能因为你的阻碍而“恨”你。真正的爱和教育,是把孩子当做权利的主体,去尊重他的想法和意愿,并无条件的支持,而不是操控。

三、不要改变孩子的想法

很多孩子经常重复的述说同一件事,比如孩子对爸爸说:爸爸,小狗狗摇尾巴了!爸爸觉得很无聊或是在忙别的事情就没有搭理孩子,不一会儿,孩子又说:爸爸,你快看呀,小狗的尾巴摇的很厉害......

有的爸爸不耐烦了,就对孩子说:小狗摇尾巴有什么稀奇的?哪条狗不会摇尾巴!

这位爸爸的回答无形之中在改变孩子的想法,甚至改变了孩子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孩子重复的表达其实是为了吸引爸爸的注意力,希望爸爸能和他一起玩耍。

不搭理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特别是年纪尚小的孩子,他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人就是爸爸和妈妈,如果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和关心,长大后就会变得冷漠,对外界的人或事物的想法也和平常人不同。

温馨提示:我们的每个家长都想让孩子比其他人更优秀,但试图改变孩子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不是有一句话说“爱孩子就放手孩子”吗?我们家长只有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成长,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孩子的特长,如果我们一味的改变孩子,让孩子朝着我们家长的意愿成长,那样不但不会教育好孩子更多的是毁了孩子。有苗不愁长,要是好苗总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