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被打 四种态度家长不能有

孩子上学被打 四种态度家长不能有

我们家长带着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会打起来,还有在幼儿园的时候,也常会发生幼儿打架的情况。如果的你的宝宝被打了,那么你会如何应对呢?调查显示,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就会失去理智。下面就家长们最常见的四种错误做法,要注意避免哦。

1、教宝宝“以暴易暴”

情景回顾:爸爸满心欢喜地赶到幼儿园,可一看见点点,就发现他粉嫩的小脸上多了一道红色的抓痕,爸爸真是心疼死了。后来老师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当时点点和另外一个小男孩一起玩,后来因为争抢玩具,小男孩“出手”抓伤了点点的脸。爸爸感到很气愤,还“教育”宝宝下次不要吃亏,要勇敢一点还击,把对方打倒才不被欺负!

家长爱孩子,不愿孩子被欺负是可以理解的,但“被打了就要打回去”是绝对不正确的。家长以激烈的方式去责骂对方的孩子,甚至教唆孩子下次以牙还牙去 还击,孩子会认为父母是鼓励这种行为的,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孩子会很容易让孩子变得骄纵、暴躁甚至变得暴力,这样孩子难以与他人建立友好和谐的人 际关系。

正确的做法:当孩子被打被欺负时,家长首先要冷静头脑,不能因为自己的宝宝被欺负了,就失去理智地大发雷霆。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应对的技巧,在孩子 被欺负时,鼓励孩子迅速、主动准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告诉对方“不许打我”,或者立刻报告老师,请求老师帮忙。家长还可以主动地和对方家长或老师沟通,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2、嚷嚷着指责老师

情景回顾:妈妈看到玲玲哭红了双眼,一问缘由才知道原来玲玲带去幼儿园的心爱娃娃被别的小女孩抢去弄坏了,玲玲生气地骂了对方竟还被那个小朋友动手抓伤了手臂。妈妈对于老师的“无动于衷”感到很生气,非要找老师理论不可。

老师发现打人情况后立即制止,并在家长接孩子放学时向家长交代清楚事情原委,老师诚恳的态度理应得到家长的谅解。但是一些家长过分挑剔,在孩子和其他家长面 前大声指责老师的过失,甚至向园长投诉。这样一方面会让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隔阂,激化矛盾;另一方面,老师作为孩子在幼儿园中最亲近的人,家长的这种行为 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危机,失去安全感从而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

正确的做法:家长应该认识到,大多数老师是称职的,是值得家长信赖的。对于孩子打架的问题,家长可以和老师多做沟通工作,让老师多关注孩子的活动。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和老师建立信任关系,告诉孩子“当别人抢你玩具时,你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主持公道”同时也让孩子学会谦让、分享,不要动手打人。“如 果别人来抓你的脸,可以用胳膊挡住”教会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好文推荐:

胎儿入盆过程中准妈有感觉吗?>>>

宝宝聪不聪明早知道 看初生7个表现 >>>

揭秘!新生儿胎记背后隐藏的危险信号>>>

受精卵着床真的有感觉吗 >>>

生男生女:五大症状透露胎儿性别 >>>

十月怀胎 胎儿发育全过程详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