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误读孩子的心理密码

请不要误读孩子的心理密码

孩子和家长之间几乎是没有任何秘密的恶,因而之间的相互沟通是很重要的,不要产生误解,不要减少信任,作为家长更要读懂孩子的心理密码。

误解一:“这孩子肯定又闯祸了。”

一天,果果和小伙伴正在楼下做游戏,突然哭着从外面冲回家,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出来。这时候,隔壁邻居带着孩子找上门来,说果果打了她家的小孩。妈妈听了火冒三丈,一边敲着房门一边批评果果,果果越哭越厉害,过了半小时果果自己出来了:“妈妈,我没有打他。是他自己摔倒的,他说您是老巫婆,所以我就生气了,说他是个大笨蛋,他用手打我头,我不小心推了他一下,他就摔倒了!”

爸妈误读:出现问题,就觉得一定是自己孩子在外面惹祸了。

密码解析:果果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她不会编造事实去欺骗大人,把自己的责任都推卸掉。在和小伙伴发生矛盾的时候,果果也会觉得很委屈,她回家想要跟妈妈说自己的想法,却因为妈妈的责备而不敢多说话。

生活中,很多家长因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总是在孩子发生争吵的时候只责备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十分委屈,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责任,一定会有很多的因素影响。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分析事情的对错,让孩子懂得对与错。

误解二:“是孩子太黏人了吗?”

多多爸爸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会去外地出差。一天晚上,多多洗完澡就抱着枕头钻到妈妈的大床上准备睡觉。这时,妈妈走进房间大声说道:“多多,你怎么不回自己的床上睡觉,跑过来干什么?”多多听了,委屈地说:“我以为爸爸不在家,您一个人睡觉会害怕,我就过来陪您睡觉。”

爸妈误读:觉得孩子是在对自己撒娇,找麻烦。

密码解析:多多想要到妈妈床上睡觉,也只是单纯想陪伴妈妈。常常看到妈妈一个人睡觉,觉得会很孤独,所以想到要陪着妈妈。

孩子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他们会常常黏在父母身边要这要那,也会趁你不注意突然扑到你怀里,不要因为这样就觉得孩子是故意找自己麻烦。千万不要在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对孩子横加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