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须细心 孩子说话反映内心

父母须细心 孩子说话反映内心

现代社会的孩子,大部分都很难教,或许这与现代的生活习惯有关。有不少的父母们反应,自己常常摸不清楚孩子的想法,其实只要家长们平时能够细心些,就可以从点点滴滴中得到孩子心里的一些想法,若是不相信的话,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说话中暗藏的小秘密吧!

语速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说话时的速度、快慢,其是最能反映心理状态的一种因素。父母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就可以从他们说话的语速有没有变化中看出来。

有些孩子说话速度很快,能言善辩,有些则说话速度很慢,不急不躁,这些标志性的东西就是孩子性格的一种反映,因为一般说话快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比较直爽、活泼,而平时说话慢的孩子则性格较为内向,慢条斯理。但是,如果孩子突然改变了说话的速度,出现相反情况时,父母就要小心警惕,孩子必定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应该仔细观察,以尽早地帮助孩子。

我们这里仅从父母与孩子的谈话方式来说,当孩子的语速从平常明显缓慢时,有可能表示孩子对父母的谈话方式和表达观点有不满,以至于他们提不起积极参与的兴趣,只能是用放慢说话速度来消极对待。

当孩子与父母谈话时言谈速度比平常快时,一般会有三种可能性:孩子可能对父母的观点很有兴趣,所以引起脑部兴奋,连带语速提高;父母谈论的话题涉及孩子的短处或孩子犯的错误,孩子想用快速的言语带过这个话题;孩子就某一事件希望得到父母夸奖。

心理专家称,当孩子的内心中有不安或恐慌情绪时,他们说话的语速都会变快,因为这样可以借着快速讲述不必要的其他事情来转移话题,掩饰和排解隐藏在内心中的不安情绪,从而可以躲避父母的怀疑及询问。

所以,作为有心的父母,如果当你们发现孩子的语速与不同,甚至是相反时,一定要格外地关注孩子,因为他们心里肯定有事,或许会需要父母的劝解和帮助。

孩子说话时音调的高低变化也是其心理发生变化的明显表现。人在激动的时候,说话音调特别高,心跳加快,神经紧绷,甚至面红耳赤,无法调节心跳和呼吸,小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有什么需求没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从小声的哼哼变成大声地哭闹,这是所有父母都知道的例子,也是反映孩子音调变化的最好事例,这是他们从央求到大哭的过程,对应的心理就是从平和到急躁。

当孩子在做错事被识破后,狡辩的声音必定会升高,他们单纯地认为用“大嗓门”压过别人说话的声音就是胜利,他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所以才会采取大吼大叫、反抗激辩的方式来企图掩饰过失。

好文推荐:

女人流产了 男人该做些什么>>>

揭秘:连医生都会答错的育儿知识>>>

专家推荐:怀孕生子的神奇妙方>>>

强烈性高潮有助生男孩?>>>

怀孕初期为“不能说的秘密”?>>>

生男生女和性欲强弱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