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不向孩子的坏习惯妥协?

如何做到不向孩子的坏习惯妥协?

相信每个带过孩子的妈妈都有类似体会:孩子生病后,往往就一下子变得“娇气”了、不“听话”了,这就给父母提出一个两难问题,当生病的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过分”要求时,该不该向他们妥协呢?对此我的看法是:

一、应该适当向生病的孩子“妥协”

教养孩子应该尽量避免溺爱,否则容易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这的确是个非常理性的育儿原则,但生病的孩子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之下,应该得到特殊的对待:

1、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想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往往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状态,生病便是其中的一种,在这些林林种种的状态中,父母对他们的反应方式决定了他们将要习得的行为模式,如果他们生病的时候,父母没有给予他们特别的照顾,即使在他们明确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父母也拒绝他们的“粘”,则孩子就会认为,对待病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这不利于他们建立同情心和学习如何照顾病人。

2、孩子生病的时候,由于生理的不适,掌控环境的无助感往往会相对强烈,情绪容易变得比较脆弱,在宣泄这类情绪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则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不知道他生病的感受,难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巩固。

3、从医学角度讲,生病孩子的康复过程中,良好的情绪扮演着“助力器”的角色,如果这一点得不到保证,孩子的康复可能会被笼罩的复兴情绪拖延的更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病孩子的情绪排解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适当的妥协有助于保持孩子的好心情,加速康复的进程。

从上述意义上说,孩子生病期间,父母适当的妥协是必要的,适当牺牲点原则不仅不会让孩子更难管,而且会让孩子更加信赖我们,并基于这种信任更加愿意接受我们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