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退烧药的使用法
有人说宝宝高烧会烧坏头脑。其实倒也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情,但是说明小儿发热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那么,小儿退热药的选择有哪些呢?又如何正确对待小儿发热呢?
小儿发热
发热是一种防御机制,但高热可损害机体和引起并发症,如小儿高热惊厥。所以,小儿发热须积极处理,除用物理降温外,还应使用退热药。但要知道,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不能解除疾病原因,而且高热或持续发热不退是严重疾病的信号。
可备用的药有:
扑热息痛、小儿鲁米那、小儿退热栓、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小白退热口服液、柴胡饮、小儿退热口服液等。
最佳必备药及使用方法:
1.扑热息痛:适用于2岁以上小儿根据年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一般情况下,2~3岁5~100毫克,4~6岁100~150毫克。轻度发热38℃以下,选择较小剂量;中度发热38℃~39℃选择中间剂量;高热39℃以上选择大剂量。扑热息痛规格有两种,500毫克/片、300毫克/片。
2.小儿退热栓:当小儿高热,使用退热栓,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使用退热栓时,要注意放置方法。把外包装去掉,小儿取侧卧位,暴露肛门,缓缓推入退热栓直至全部进入肛门。
3.小儿鲁米那:尤其适用于婴幼儿。除有退热作用外,还有止惊作用。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价格便宜,疗效好。一般情况下,半岁前半片,以后每岁1片。即3岁小儿可服3片,可根据发热程度加减剂量。
其它备选商品药还有:
日夜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康利诺等。可按照说明书使用。
退热药使用注意事宜
·退热药,顾名思义,发热才需服用。有的家长怕小儿发热,在小儿不发热时也给服用退热药,以便预防发热。这是不对的。当小儿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小儿出汗过多,丢失过多电解质,造成低体温,失盐失水出现虚脱,甚至休克。
·小儿发热一定要频饮水,稍增加食盐摄入量,饮料不能代替白水。
·小儿发热不同于成人,不要忘记物理降温,尤其是婴儿,物理降温速度快,副作用少,优于药物降温。
·小儿汗腺不发达,不易“发汗”。切莫给小儿多穿多盖“捂汗”,这样不但不能降温,反而使小儿体温聚升,甚至造成高热惊厥。
·服用退热药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当体温降至正常或较前下降后,也应4小时后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小儿发热,不要等到小儿再次出现高热时方服用退热药,以免出现高热惊厥。
·服用退热药时,药物剂量可灵活掌握中,度发热按说明书推荐剂量,高热或超高热时可适当增加剂量,中度以下发热可减少剂量。
小提示:宝贝使用退热药及治疗疾病的药物,连续3天仍不退热,应及时就诊。
-
蓝光最伤宝宝眼睛天气冷了,许多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会打开浴霸。但近日一则新闻,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陕西一个宝宝在浴霸下洗澡2个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又称新生儿消化不良及新生儿肠炎。
-
安抚哭泣婴儿试试10个小妙招面对哭起来没完没了的小宝宝,新手妈妈们常常手足无措,不妨试一试下面这些方法,或许会有帮助哦。
-
新生儿的眼睛为什么怕光新生儿出生时要经过母体阴道,母体阴道内的分泌物会浸入新生儿的眼睛里,如果阴道分泌物中有细菌,就可导致新生儿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儿皮肤护理的两大误区在新生儿护理当中,最容易出现误区的就是新生儿皮肤护理。在新生儿皮肤护理中,爸爸妈妈不能一味的根据传统思维,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