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胎儿也有生活规律

胎教:胎儿也有生活规律

大人每天就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好的生活规律。其实给宝宝胎教也应该注意胎儿的生活规律。

深夜,朵朵爸带着室外的凉气回到家里。他把头放到被吵醒的朵朵妈肚子上,大声地说:“朵朵,爸爸回来了!你有没有想爸爸啊?”朵朵妈连忙把他推到一旁,嗔道:“大半夜的,小点声,朵朵在休息呢,不要吵醒她。”朵朵爸很不服气:“你怎么知道她休息了?难道她和大人一样也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朵朵妈有点含糊地说:“反正我休息她就跟着休息。.”

准妈妈肚子里的胎儿,从 4个月大开始,各种感知能力就逐渐发育起来,如触觉、平衡感、听觉、味觉、嗅觉等。因为胎儿已经具备平衡感,可以自己调整自己的位置,所以“逆产儿”的比例不高。

胎儿的“早晨”

胎儿的视觉尚未发育完全,不过他们在子宫里用眼睛干什么呢?

当胎儿眼部构造刚形成的时候,上眼睑和下眼睑是粘在一起的,怀孕 25周左右胎儿的上下眼睑才可以分开,并可以流出少量的眼泪。宝宝出生后 3个月左右,才能彻底看清物体。而在胎内,最多只能感受到光线的明暗变化。

准妈妈胎内,黑夜时一片漆黑,白天时光线也很暗,相当于室内夜间照明的亮度。不过,准妈妈肚子中的胎儿可以感受到微弱的光线变化。

怀孕 34周以后,胎儿就可以判断黑夜和白昼了,并且已经开始和准妈妈一起度过每天 24小时的循环性规律生活了。

对于胎儿来说,微弱的光线就能让他们感知到现在已经是“早晨”了。

胎儿的“生物钟”

*内都有一个“生物钟”,人们的脉搏、呼吸、血压、新陈代谢、荷尔蒙的分泌都是以 24小时为周期变动的。

但是,严格来讲,*的“生物钟”周期比 24小时稍长一点,大约为 25小时。也就是说,多出了一个小时。*如何调节这一个小时的偏差呢?就是靠早晨的阳光。当天亮时,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反应:“已经是早晨了。”然后将“生物钟”调节到以24小时为周期。

胎儿把自己的“生物钟”调节为以 24小时为周期,需要借助两种手段。第一种是通过胎盘从母体那里获得一种叫做“褪黑素”的荷尔蒙;第二种就是感受到早晨的阳光。

如果准妈妈喜欢熬夜,很晚才睡觉,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床,那么不仅准妈妈不能很好地调节自身的“生物钟”,就连胎儿的“生物钟”也无法以24小时为周期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