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宝宝早知道
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贫血、面色苍白、小便呈酱油色等症状,切莫小视这几大征兆,应该警惕宝宝是否得了蚕豆病。到底什么是蚕豆病呢?
案例分析
刚刚出生才50天的新生宝宝Tiger因为感冒,妈妈Lily给他服用了一些保婴丹。虽然感冒症状有所好转,但是马上又出现酱油尿、恶心以及低烧。紧张的妈妈带着宝宝去了医院一检查,发现宝宝绝不是简单的感冒,而是得了“蚕豆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有的宝宝吃了蚕豆、服用了某些药物或是在郊区旅游归来,甚至穿了从箱子或者橱柜里面取出的衣服后,突发黄疸(即皮肤、眼镜虹膜发黄)、就连小便颜色也变成酱油色、腹痛甚至伴有发热、头痛、呕吐、肝脾肿大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酸中毒、休克、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那么,宝宝为什么会突然发生上述急诊和危重情况呢?这是由于这些宝宝的体内,先天性缺少一种叫做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的缘故造成的。当某些因素存在时,由于缺少这种酶来帮助氧化,使得*内红细胞的脆性增加,稳定性下降,从而导致红细胞破裂而发生溶血,继而出现黄疸。同时,这些破裂的红细胞从小便中排除,导致了小便呈现酱油色。
何谓蚕豆病
本病称为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缺乏症,通常又叫做“蚕豆病”。这是一种X连锁不完全显性的遗传病,它的发病根源是X染色体上带有这种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缺陷的基因。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均带有这种致病基因时才能发病。若只有一条X染色体带有致病基因,则为致病基因携带者,表现即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这种致病基因,就可发病。因此,该病多发生于男性,而且大多在5岁以内发病。
蚕豆病宝宝会有哪些表现?
得了蚕豆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表现仅有头痛、四肢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粘膜苍白而无血红蛋白尿。也可表现除上述症状外,有短时期的血红蛋白尿和轻度贫血,常1周内恢复。表现重型的患者,起病急,极度衰竭,面色苍白,明显黄疸,尿少,有血红蛋白尿,常伴有呕吐与腹泻。爆发性患者,出现高热,深度昏迷,惊厥,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新生儿可因接触樟脑丸储藏的衣服而出现症状,表现为贫血与“生理性”黄疸持久不退或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可致核黄疸。
蚕豆病的治疗
在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进行普查普防,对预防蚕豆病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一般蚕豆病的治疗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应争取早期、大量、短程用药。
2.纠正酸中毒:蚕豆病溶血期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严重者单纯输血无效,应积极纠正。这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措施。
3.输血:本病为急性溶血,且贫血严重,输血或输浓集红细胞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者可反复输血。但对血液来源应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快速筛选检查,以避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供血,使患者发生第二次溶血。
4.补液:应多饮水或输入液体,以改善微循环,维持有效血循环,促进肾脏排酸及排血红蛋白尿功能。但应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对症处理:蚕豆病如合并感染可加重溶血,高热、缺氧和心率加快可出现心力衰竭等,故应积极处理并发症。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
综合以上这些方法,我国对于蚕豆病的治疗目前仍以输血为首选。轻、中型病例单纯补液和采用中药治疗均可奏效。不过如果是危重病例的话除了输血以外,还应注意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由于我国在抢救危重病例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蚕豆病的病死率已经大大下降。针对新生儿黄疸除了传统输血疗法外,现多采用光绒疗法和药物诱导疗法(苯巴比妥等),防止发生核黄疸。
-
蓝光最伤宝宝眼睛天气冷了,许多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会打开浴霸。但近日一则新闻,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陕西一个宝宝在浴霸下洗澡2个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又称新生儿消化不良及新生儿肠炎。
-
安抚哭泣婴儿试试10个小妙招面对哭起来没完没了的小宝宝,新手妈妈们常常手足无措,不妨试一试下面这些方法,或许会有帮助哦。
-
新生儿的眼睛为什么怕光新生儿出生时要经过母体阴道,母体阴道内的分泌物会浸入新生儿的眼睛里,如果阴道分泌物中有细菌,就可导致新生儿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儿皮肤护理的两大误区在新生儿护理当中,最容易出现误区的就是新生儿皮肤护理。在新生儿皮肤护理中,爸爸妈妈不能一味的根据传统思维,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