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让孩子体验性别角色游戏

多让孩子体验性别角色游戏

小孩子们都很喜欢做游戏,而有的游戏孩子们做来做去总也不厌烦。有的孩子在性别意识萌芽时还会做一些跟性别有关的游戏。比如装作妈妈把洋娃娃当做自己的宝宝,有时会把娃娃塞到自己的衣服里当作怀宝宝了。。。孩子们的这些游戏都是性意识在不断增强的表现。

我在北京李跃儿巴学园研究期间,记录下了这样一个场景:

3岁的女孩小西抱着玩具熊在给牛奶公司打电话:“喂,你是牛奶公司吗?我宝宝的牛奶喝完了,请你马上送两盒牛奶来好吗?”然后,放下电话,抱着小熊等待 送牛奶的到来。牛奶公司送牛奶来的这个过程在小西的大脑里完成后,她给小熊假装喂奶,然后用一块布将小熊温柔地包裹好,放进小床,小床是一个鞋盒盖,在小 西的眼里那是一张美丽的小床,如同妈妈给她准备的小床一样。她用双手捧起睡有小熊的床,注视着小熊,如同母亲注视着自己的婴儿,左右来回着轻轻地摇晃,并 唱着温柔的催眠曲,浑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芒!

小西对“婴儿”的照顾或许来自对母亲的模仿,但体验的情感却是来自她的内心。在这个游戏中她 体验做母亲的责任和美好情感,理解了母亲这一角色的心理和意识,这便是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像一颗种子埋在了小西的心里,当她 成年后,童年时候体验做母亲的美好感受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她对婚姻与生育的态度。

孩子首先要对自己的性别身份认同,然后他才会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塑造符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模式,以之符合他所处的社会文化体系。一个婴儿在生物学的性别基础上,逐步成长为具有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就是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

孩子对性别角色的理解更多地来自对父母的模仿,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性别角色的示范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健康的家庭中,人们扮演健康的角 色,父亲在家庭中要给孩子示范如何做男人、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角色,母亲要给女儿示范如何做女人、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角色,父母还要给孩子示范如何培养亲 密关系、如何做个正常有用的人、如何与他人保持界限不做逾越角色的事。孩子吸收着父亲或母亲的这些特质,然后尝试着去按照这些特质生活,逐渐形成自己男性 化或女性化气质。

模仿妈妈生孩子、给宝宝喂奶、照顾宝宝、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或者丈夫(妻子)的角色……孩子性别角色的行为发展是 从模仿中开始的,他们在游戏中模仿爸爸或者妈妈的行为方式,然后结合自己性别,在游戏中学习并实践男人与女人的行为与责任,体验做男人和做女人的心理过 程,这是孩子性别社会化的开始。父母需要为孩子准备适合其性别的游戏材料。

1. 生宝宝的游戏

茜茜3岁,最近她老喜欢把娃娃塞到衣服里面说:“我肚子里面有个小宝宝。”然后拿出来说:“宝宝出来啦,饿了,吃点奶吧!”说着就放到胸前假装喂咪咪。我当时跟她解释说只有妈妈和有宝宝的阿姨才会肚子里面有小宝宝,小孩肚子里不会有宝宝的。 请问我这么说对么?

这是孩子的游戏,妈妈只需要配合孩子游戏就可以了,不需要给孩子解释其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在游戏中将周围的物体、人或活动转换成他们希望的任何东西。

日常生活中,孩子获得了妈妈如何生下并喂养孩子的经验以后,会通过游戏来体验这样的过程,茜茜就是这样。她在游戏中将玩具娃娃转换成了自己的宝宝,自己扮演宝宝的妈妈,然后想象自己怀孕生孩子的过程,并模仿妈妈照顾宝宝的活动。

茜茜在这样的游戏中可以发展对女性角色的认识——女人要当妈妈,同时体验妈妈照顾孩子的过程——给孩子喂奶。在这个游戏中,茜茜还会通过对妈妈的模仿,学习如何关爱孩子,茜茜在这个游戏中发展了她的性别角色,并没有什么坏处,父母不需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