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看病勿称打针不疼
小宝宝们都害怕去医院,因为到医院不是打针就是吃药,有的还没进诊室宝宝们就哇哇大哭起来,有的被强行打针后哭得脸红耳赤,甚至发生呕吐、憋气。尤其是8个月至4岁的幼儿,因为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比其他年龄段孩子更易表现出紧张和恐惧。
对此,专家介绍,家长在带孩子就诊前如做足功课,可有效减轻孩子对医院的恐惧,提高他们对医生的依从性。
让孩子了解看病的过程
多数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害怕,带孩子看病前尽量避免和孩子谈论看病的任何情景,然后突然把孩子带到一个他们完全不了解的陌生环境中。
这就好像我们大人突然被人劫持了一样,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当然会很恐惧了。她曾经指导过一个为此苦恼的朋友,让她告诉孩子在医院将看到的情景,比如 有穿白大褂的医生,有戴口罩的护士,并详细描述抽血步骤,以及疼痛的感觉,后来那个3岁的孩子来就诊时竟然自己主动把胳膊伸出来让护士抽血,非常配合。
在带孩子求诊前,家长要给他们详细描述医院情景,还可以通过做医生和护士的游戏让孩子自己体验看病的过程。
看病时要关注孩子的感受
许多家长将孩子带到医院诊室后,面对孩子的哭闹视若无睹,有的甚至会责骂孩子。
例子:一个4岁的小女孩看病时哭着喊妈妈,可是母亲根本不理会她,于是小女孩就开始乱踢乱打。医生摸摸小女孩,问:“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孩子当时有些 惊愕,然后模仿妈妈的语气,讲自己有些咳嗽。随后的检查小女孩都比较配合。临走时,小女孩竟突然说:“我还要来看你。”
孩子是需要充分尊重的,她当时就是希望被关注,来解除她内心的不安全感。家长此时就应该多听听她的想法,安慰她,或者再通过拥抱等,让她获得安全感。
不要欺骗孩子“打针不疼”
带孩子就诊时不少家长喜欢欺骗孩子。比如明明要打针,嘴巴里却说:“不打针,我们不打针”,结果却把孩子一把按住,让孩子扎针。或者对孩子说:“打针不 疼,打针不疼。”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后,孩子对家长、医生的依从性就会越来越差,不仅奋力挣扎,有的还会由于哭叫过度出现憋气,呕吐。
看病时孩子的过度紧张,远比疾病对孩子的损伤大。一些孩子歇斯底里,拼命哭闹,消耗体力,加剧病情,对孩子健康不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如实告诉孩子要如何治疗,而且态度坚决。孩子尽管一开始有些哭闹,但他们发现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的时候,会逐渐平静。
-
蓝光最伤宝宝眼睛天气冷了,许多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会打开浴霸。但近日一则新闻,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陕西一个宝宝在浴霸下洗澡2个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又称新生儿消化不良及新生儿肠炎。
-
安抚哭泣婴儿试试10个小妙招面对哭起来没完没了的小宝宝,新手妈妈们常常手足无措,不妨试一试下面这些方法,或许会有帮助哦。
-
新生儿的眼睛为什么怕光新生儿出生时要经过母体阴道,母体阴道内的分泌物会浸入新生儿的眼睛里,如果阴道分泌物中有细菌,就可导致新生儿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儿皮肤护理的两大误区在新生儿护理当中,最容易出现误区的就是新生儿皮肤护理。在新生儿皮肤护理中,爸爸妈妈不能一味的根据传统思维,需要按照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