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倒春寒 宝宝要注意什么

遭遇倒春寒 宝宝要注意什么

悄悄的春天已经到了,这时候人们还沉浸在对今年美好计划的规划中。可是连续的“倒春寒”天气让一切都打乱了。做为抵抗能力弱的宝宝更是要注意防寒防冻。遭遇“倒春寒”天气,如何照顾好宝宝?宝宝的手冻伤怎么办?

一、预防疾病篇

春寒天气宝宝的双手、 脚板、耳后根最容易被冻伤。可是宝宝们仍然爱在户外玩耍,堆雪人、打雪仗、溜冰等,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护措施,孩子容易发生冻疮。 被冻伤的部位一开始充血发红,形成暗红色的瘢,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尤其是一遇到热时,又痒又胀十分不舒服;如果未能及时控制病变,暗红色的瘢逐渐变 暗紫色,肿胀更为明显,严重者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形成溃疡面,疼痛还将加重,宝宝也因痒疼而哭闹不安。

如何呵护宝宝远离冻伤的困扰

1.合理着装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保暖,不仅要让孩子穿得暖,更重要的是穿得合适。孩子的衣着要宽松,最好是蓬松的棉服。孩子早晚出门应该戴口罩、帽子、围巾,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宝宝戴的帽子应该买那种将耳朵遮住的,尤其是小婴儿戴好帽子非常重要。

2.做好皮肤护理

天气气温低,宝宝的汗腺及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因而干糙,易发生皮肤皲裂和冻疮。因此,要注意呵护好宝宝的皮肤。每次洗完手洗完脸涂上适量的宝宝专用护肤品能有效滋润、适度锁水,缓解干燥状况,协助皮脂膜建立屏障,又能保持柔软富有弹性。

3. 适量运动

户外寒冷,在家中宝宝还是可以与家人一起做身体锻炼的,或者去健身地方带上宝宝一起锻炼身体去。玩游戏、赛跑、捉迷藏等活动都可以让宝宝全身得到锻炼全身也变得暖和起来。

一、运动量要由小慢慢加大,且忌锻炼过度。

二、宝宝运动后一定要擦干身上汗水,换上柔和保暖衣服。

三、要根据天气状况和宝宝体质来决定活动时间及活动量。

4.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易长冻疮地方,比如:手、脚、耳朵,可以每天帮助宝宝搓一搓,这样很好的增强血液循环,而不易长冻疮。

发生冻伤的地方通常因为血管收缩、血液流通不畅而出现麻木感,所以恢复冻伤部位的血液循环是救治的第一目标。在感觉到冻伤的时候有意识地活动麻木的部位,让肢体暖和过来就不会有太严重的问题,比如可以把手脚放在自己或别人的怀里。

5.进行耐寒训练

要想让宝宝远离冻疮,需要从多方面经过训练才能使机体的调节机制得到完善,不为寒冷所伤。

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让宝宝到户外接触阳光与冷空气,最初让宝宝露出小脸和小手,适应后再逐步扩展到脖子、胸的上部和小胳膊小腿等部位裸露出来,经常接受冷空气的刺激,可有效地提高宝宝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6.改变饮食方法

为了御寒及防病,可适当给孩子吃些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羊肉、鸡肉、猪肝、猪肚、 带鱼等。

多食维生素B2和维生素E

研究发现,维生素B2和维生素E具有帮助*抵御寒冷的作用,可以增强*在寒冷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单纯补充维生素B2可以使*耐受寒冷的温度降低 2℃。3℃。一般人在零下5℃。6℃时可能发生冻伤,而补充维生素B2之后,零下7℃。9℃时才发生冻伤。如果同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E,那么孩子耐 受寒冷的能力更强。

乳制品,特别是奶酪、酸奶中,维生素B2的含量更高。不喜欢乳制品的孩子可多吃点鸡蛋、水果、绿叶蔬菜、豆类、坚果、动物内脏、禽类、全麦面包和谷类等。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莴笋叶等。几乎所有绿叶蔬菜中都有维生素E;奶类、蛋类和鱼肝油等也有一定含量的维生素E。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品,水果及其他非绿叶蔬菜维生素E的含量则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