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宝宝当心“捂热综合征”

冬季宝宝当心“捂热综合征”

寒冷的冬季,很多爸爸妈妈在护理宝宝上经常出现些问题,比方说担心宝宝冷,白天就给宝宝穿的很多,晚上就给宝宝盖得很多,结果导致宝宝出现“捂热综合征”,发生抽搐、昏迷甚至呼吸衰竭,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脑水肿、心律失常和器官衰竭。

据了解,5个月以下的婴儿身体产热量较大,而出汗散热则较缓慢,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捂热过久会影响婴儿机体散热,导致体温急剧上升。许多新生儿往往因为无法自主脱离捂热环境,才在持续的高热状态下患上“捂热综合征”。

冬季婴幼儿保暖几大误区

1、衣服被子越多越好

有的家长怕孩子着凉,晚上睡觉不为其脱去棉衣棉裤,还要加盖被子;外出时更是里三层外三层,身上捂得严严实实。其实,孩子并没有大人想的那样怕冷。如果孩子手心脚心出汗、脑门发烫就证明保暖过度了。

2、捂汗能退烧

冬季孩子容易发烧,有的家长认为发烧后多穿点,只要捂出汗来就能退烧。其实这种方法有害无益,极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还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正确的方法是将孩子衣扣稍微解开,以便充分散热,同时做到手脚保暖。

3、与大人同睡方便照顾

许多妈妈认为抱着孩子睡觉不仅可以防止孩子晚上着凉,还更方便照顾。

其实,由于成人肺活量远大于婴幼儿,同床共眠可能导致孩子夜间供氧不足,影响脑组织新陈代谢,而“缺氧”与“过热”一样,是导致“捂热综合征”的两大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