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孩子的本领是靠锻炼得来的,所以培养孩子的能力是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常常看到有些成年人容易发脾气,遇事不冷静,无法自我控制,以致与周围同志难于相处,适应环境能力不强,个人也因此常常烦恼。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孩子身上重演,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长大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根据我国学者杨丽珠教授研究:自我控制是个性的核心成份。

我国宋代理学著名学者程颢,程颐二兄弟在宋代教育活动方面很有显著成就。他们有很高的个人修养,和蔼亲人,尊师敬长,堪称一代楷模。程氏兄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母亲是一个知情达理,通晓古今的女人,一次吃饭时,桌子中央摆了一盆蛋羹,程颢和程颐吵着要吃,吃这最好吃的食物。程颐还伸出小手,想把盆拉到自己跟前来。程母便用筷子轻轻地打了一下,然后严肃的说:“这是绝对不行的!你们刚刚几岁,小小年纪就挑肥拣瘦,什么都要舒舒服服,那长大以后会成什么样子呢?做人一定要先学会吃苦,才能耐劳。将来才会有出息。”这番训话对程氏兄弟的触动很大,从此以后,他们很注意自己的言行。程母教子使我们看到,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要从早、从小事抓起。

所谓自控能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自制力总是强的,但个体间也有强弱之分。而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神经纤维尚未全部髓鞘化,传递的神经冲动容易泛化,不够准确,因此他们常会表现出自制力比较弱。如:妈妈不让孩子饭前吃巧克力,孩子也知道。但当他们看到香喷喷的巧克力糖时,禁不住美味的诱惑,便趁妈妈不在家时拿来吃了,而到了吃饭时,他们就不能好好吃饭了。

对孩子的自制力薄弱,不应消极地等待它能树大自然直,而需要从小培养。首先使孩子感到家庭中是有约束力的,是不可以为所欲为的。家长对孩子不要有求必应,这样势必会造成孩子任性。现在我们经常在公共场所看到2、3岁的孩子坐在地上大哭大闹,旁边经过的人难免要把目光注视到孩子的父母身上,而他们或者满脸尴尬地答应孩子的要求,或者恼羞成怒,在孩子的屁股上揍上几记老拳。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每次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决不迁就,那么孩子就会慢慢懂得,“不合理的要求哭闹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