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血型不合的孕妇该怎么办

母子血型不合的孕妇该怎么办

母子血型不合的准妈妈该怎么办呢?这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问题,本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关母婴血型不合的相关内容。

既在分娩有过死胎、死产或其新生儿有溶血病史的孕妇,如两次妊娠仍可能产生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这类孕妇要及早检查,如怀疑母子血型不合,要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医生要详细询问既往病史,测定夫妇双方的血型和RH因子。如果孕妇血型为O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则胎儿有可能发生ABO型的血型不合症;如果夫妇一方为RH阳性,另一方为RH阴性,则可能发生RH型血型不合症。可在妊娠期采取下列措施:

按医嘱服中药:黄疸茵冲剂以及一些活血化瘀理气的药物可以对血中免疫抗体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

提高胎儿抵抗力:在妊娠24、30、33周各进行10左右的综合治疗,每日静脉注射25%葡萄糖40毫升,加维生素C1000毫克。同时口服维生素E30毫克,每日3次。间断吸氧,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在适当时机终止妊娠:妊娠越近足月,产生的抗体就越多,对胎儿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妊娠37周就可酌情终止妊娠。

母子血型不合主要有两种:

ABO血型不合:如果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是A型、B型或AB型,胎儿血型与母亲相同,胎儿平安无事;但如果胎儿血型与父亲相同,母体就可能产生对抗胎儿血细胞的抗体,并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产生溶血。常见于母亲是O型血,父亲为A型、B型或AB型血,可以在第一胎就发病,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病情会加重。但并不是所有O型血的母亲都发生此病,这取决于母亲体内抗体的多少。

Rh血型不合:如果母体血型为Rh阴性,胎儿血型为Rh阳性,带有Rh阳性抗原的红细胞会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此抗体又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作用于胎儿红细胞,从而导致溶血。多次妊娠的妇女易发生溶血,第一胎则很少出现。

准妈妈留意你的五官变化

本文Tag标签:孕前知识

怀孕后,为了让胎宝宝有个舒适的成长环境,所以孕妈妈的身体机能,如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种种改变,这些改变会对准妈咪的眼耳鼻等感觉器官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甚至带来一些似是而非的“病症”。

1.眼角膜水肿

正常人眼角膜含有70%的水分,但孕妇因黄体素分泌量增加及电解质的不平衡,易引起角膜及水晶体内水分增加,形成角膜轻度水肿,其眼角膜的厚度平均可增加约3%,且越到怀孕末期越明显。由于角膜水肿,敏感度将有所降低,常影响角膜反射及其保护眼球的功能。这种现象一般在产后6~8周即恢复正常。

2.屈光不正

眼角膜的弧度在妊娠期间会变得较陡,使得检查时有0.25~1.25屈光度的改变,产生轻度屈光不正现象,在怀孕末期更加明显。其结果可导致远视及睫状肌调节能力减弱,看近物模糊,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形。若原本近视的话,此时眼睛的近视度数则会增加。这种异常现象也多在产后5~6周恢复正常。因此,准妈咪若出现远视或近视度加深情况,不必忙于配换眼镜,可在分娩1个多月后再验配,如此验出的度数才相对准确。

3.干眼症

正常眼睛有一层泪液膜,覆盖在角膜及结膜之前,起保护眼球及润滑作用。在妊娠末期,约80%的孕妇泪液分泌量会减少,怀孕期间受激素分泌的影响,泪液膜的均匀分布遭到破坏。泪液膜量的减少及质的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干眼症现象。因此准妈咪们应注意孕期的卫生保健,合理营养,多摄入对眼睛有益的维生素A、C等营养素。

4.听力变化

怀孕后,准妈咪肌体的细胞内外液中雌激素浓度差异较大,引起渗透压改变,导致内耳水钠潴留,进而可影响听力。有研究显示,从怀孕早期开始,孕妇的低频区听力(125~500赫兹)即有所下降,并在孕期的中、晚期继续加重,至产后3~6个月又恢复正常。

5.血管舒张性鼻炎

怀孕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鼻黏膜的超敏反应,可导致小血管扩张、组织水肿,腺体分泌旺盛,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等症状,这种“妊娠期鼻炎”可在约20%的准妈咪身上发生,怀孕后3个月更为明显。一旦分娩,致病因素消除后,鼻炎会随之痊愈,不留后遗症。目前,对“妊娠期鼻炎”尚无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通过适当的治疗减轻症状。

6.口腔改变

孕妇还可出现牙齿松动,易生龋齿,齿龈充血、水肿、增厚,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等症状,有的孕妇还有唾液增多和流涎等,这些改变都会随着妊娠的终结而恢复。但孕期应特别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因为口腔感染会殃及胎儿和自身的健康,造成种种危害,不利于优生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