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 婴儿口腔保健法则
宝宝在长牙之前,都是靠吸吮乳汁、果汁或是各种流质的辅食,来获得营养和水分。这些流质食物,很容易附着于口腔周围的软组织黏膜上,例如上下嘴唇与牙齿之间、口腔底部黏膜、咽喉黏膜等。
细菌的温床
乳汁的营养价值特别高,若是长期滞留在口腔黏膜上,就会变成口腔内细菌生长的温床。一些感染可能造成宝宝口腔黏膜肿胀甚至出血,例如泡疹病毒等。可能伴随着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食欲也可能下降。
口腔的症状,有时是在疑似感冒症状改善后才出现的。如果是牙齿已经萌发,肿胀的牙龈更易造成食物的残留,适当的清洁可以减缓牙龈发炎。由于发炎,清洁时可能会出血,可用湿的纱布或棉棒代替牙刷来清洁,若能尽量清洁干净,出血情形会获得改善。
妈妈在喂食乳汁时,要防止过热,以避免增加宝宝的不适。一般这些症状会在1~2周改善,若症状持续则应再就医处理。
用开水漱口
喂宝宝喝奶或果汁时,爸妈要注意维护宝宝口腔的清洁。爸妈可以用喂奶后再喂些白开水,冲洗或冲淡附着于口腔黏膜上的食物,以降低口腔发生病毒感染的几率。
纱布清口腔
爸妈也可以用干净的纱布,缠在手指上蘸些开水,把宝宝舌头及牙龈处的奶渣擦拭干净,最好每次餐后清洁1次,而最少每次睡前要1次,包括午睡及晚上睡前。
长牙篇
1岁之前会长牙
长出乳牙时,父母要为宝宝彻底做好牙齿清洁的工作,才能维持口腔健康,预防奶瓶性龋齿的发生。
时间
许多宝宝大约在6~7个月大时,开始长出第1颗牙,到了1岁,通常已经长出6~8颗乳牙。不过,并非每个宝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都一样,只要在1岁之前长出第1颗牙齿,就可以算是正常。
征兆
宝宝要长牙时,牙肉的地方会有一点鼓鼓的,甚至会有红肿的感觉。这是牙齿要突破牙肉表面的前兆。
相关文章
-
蓝光最伤宝宝眼睛天气冷了,许多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会打开浴霸。但近日一则新闻,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陕西一个宝宝在浴霸下洗澡2个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怎么办?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又称新生儿消化不良及新生儿肠炎。
-
安抚哭泣婴儿试试10个小妙招面对哭起来没完没了的小宝宝,新手妈妈们常常手足无措,不妨试一试下面这些方法,或许会有帮助哦。
-
新生儿的眼睛为什么怕光新生儿出生时要经过母体阴道,母体阴道内的分泌物会浸入新生儿的眼睛里,如果阴道分泌物中有细菌,就可导致新生儿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儿皮肤护理的两大误区在新生儿护理当中,最容易出现误区的就是新生儿皮肤护理。在新生儿皮肤护理中,爸爸妈妈不能一味的根据传统思维,需要按照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