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如何做个聪明的职场爸爸
养育一个孩子也是家长学习的一个过程,学习如何养育孩子,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学习如何读懂孩子,学习各种“育子圣经”,心理学专家介绍说下面的六大心理学“圣经”是父母一定要知道的。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
缺失的父爱,对孩子有那三种影响我们对于小孩子来说成长就应该要参与,那么这样才可以对孩子的身体或者是身心都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尤其是父亲方面父爱无疆,
-
宝宝学爬有哪些注意事项我们每个人都从小慢慢成长过来的,从呱呱坠地后便开始从爬行逐步学会走路和跑步等过程,特别是每当看到宝宝学会爬行是让家长非常
-
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怕生心理一般宝宝由于年龄偏小,使之日常特别怕陌生人,尤其是家中来了不速之客后都会很快的躲到父母身边,更不要说主动和他人进行正常交
-
日常有哪些食物利于孩子长高现在的社会当中,不管在进行找工作,还是在日常相亲的年龄,使之人们都较为看重的是自身身高,每个家长无不希望让自己的宝宝能够
-
宝宝不能吃哪些水果水果是一种营养元素非常高的食物,所以日常深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对日常的宝宝来说,为之适当的增加些水果摄入给其带来的维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