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青春期 > 教育

父母要培育孩子的强力意志!

父母要培育孩子的强力意志!

“意志第一”:培育孩子的强力意志

“有志者事竟成”的民间智慧几乎可以转换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历史智慧——古代中国,蒙古人和满族人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主要的原因只在于蒙古人和满族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而汉人是平原上的农耕民族。前者唯一的优势只是他们的性格,尤其是他们的意志力 ——当人类依靠高科技而越来越远离灾难和苦难,人类的身体和意志也就越来越萎缩、畏缩和猥琐。

如果追求幸福,人只需要两个要素:一是爱;二是安全感。

可是,人的安全感来自人的成功。如果追求成功,人需要更多的要素:第一是身体,第二是心志。其中心志包括知识和性格(含情感和意志)。人们将情感与意志统称为“性格”。

当我们讨论“文明其精神”的时候,这里的精神已经包含了知识、情感和意志。所谓“意志第一”,不过是将人的精神要素中的 “意志”抽出来,以便做特别的强调。

中国人对意志的重视,可以从“有志者事竟成”的民间智慧中获得印证。在英语中,“意志”(will)是一个奇妙的词语,它含有欲望、打算、喜欢、意愿和意志多种含义。德国人强调“强力意志”,中国人陈独秀呼吁“抵抗力”,都在提升“意志”的重要意义。我们借鉴“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在“性格—身体本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意志第一”。

虽然没有必要因为“意志第一”的观念而否定知识、情感的地位和价值,但从获得知识、建立情感和培育意志的难易程度来看,培育“意志”比获得知识和建立情感更艰难,也因此更重要。

培育人的“意志”,简单地说就是训练人“吃苦”的精神。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的民间智慧几乎可以转换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历史智慧。

宋耀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他被称为“宋氏家族第一人”,养育了“宋氏三姐妹”(宋蔼龄、宋庆龄和宋美龄)及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为了孩子的成长,宋耀如和他的妻子制订了 “斯巴达—基督教”教育模式:训练他们成为具有基督教精神的斯巴达勇士。在孩子蹒跚学步时鼓励他们尽情玩耍,稍大一点,就进行“沐于大麓,烈风雷雨而不迷”的意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