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新鲜事

家长千万不要随便打孩子

家长千万不要随便打孩子

打孩子是家长失去理智的野蛮行为,往大了说就是家长恃强凌弱的霸权主义表现。我劝这样的父母赶紧补学儿童心理学,学学怎么样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会和孩子平等沟通。

  冬冬从小到大没挨过打,因为我和他爸爸都不打孩子。虽然我们从不打孩子,可是冬冬小时候对父母还是很惧怕的,既使成年了,也并不敢拿父母的话不当回事。

  为什么有的家长要打孩子呢?我始终不理解。记得我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也极少打孩子。我自己家里是传统的“严父慈母”的家庭模式,父亲在家时家里顿时有了一股威严之气,孩子们一般是不敢造次的。而父亲不在家时,家里的气氛就轻松多了。我小时候管理孩子们的是奶奶,那就更多了一些宽容和慈祥。爸爸对学龄前的孩子几乎是不过问的,孩子上学了爸爸处理问题的方法就以谈话为主了。

  由小到大我们姐妹是很害怕和爸爸谈话的,即使到了今天,我已是知天命之年还是对爸爸的谈话心怀敬畏。小时候我曾编了顺口溜在心里默念:“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爸爸来谈话。”可见这种谈话的威力已胜过动手打。

  爸爸只打过我一次,至今我还是记忆犹新,留下了很痛苦的回忆。那种恐惧使我很长时间常常做噩梦,有时候还会从梦里惊醒。对这一次挨打我却从来没有服气过,也曾经一度很仇视爸爸。那个时候我就记住了对孩子永远不要指望靠打来制服。

  自己有了儿子后,就发誓永远不打孩子。

  常听家长说:“这孩子太气人,不打不成才。”真的如此吗?我不敢苟同。我一直认为打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你居然能被自己的孩子气得失去理智,这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具备当一个合格家长的能力,那就赶紧好好学习补上这一课。常言说得好:“有理讲理,干吗打人?”一般说来,大人打孩子多是因为孩子淘气。难道说孩子淘气就可以打吗?殊不知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淘气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种本能。俗话说:“淘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能淘出花样的孩子都是极聪明的孩子,只要引导教育得法,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肯定会有出息。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孩子,很可能就把孩子的灵气扼杀在幼年里。而且打孩子还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后果。从大人打孩子开始,孩子就知道了大人可以欺负小孩儿,大个子可以打小个子。以后再遇到大个子与自己有矛盾时就会心生恐惧,从心理上就认可这种恃强凌弱现象,这就打下了孩子缺乏自信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