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新鲜事

孩子的思维是怎样的状态?

孩子的思维是怎样的状态?

一个孩子四岁时父母离婚了,有的大人对孩子开玩笑:“叫爸爸,叫了就给你买好吃的!”刚开始孩子躲在妈妈身后,感到屈辱和愤怒。后来习惯了,无论别人怎样哄骗,绝不开口说话。这一切在孩子心里刻上了什么印记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关于“爸爸”这一概念,他肯定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

  随便训斥、打骂孩子的现象很普遍,成人对待孩子出言不逊已经成为习惯。受训斥、挨打的孩子,在心智发展上同正常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差别。首先一点就是概念不清,大脑相对而言比较糊涂,不容易看到一个客观的实在的东西,对外在事物的过分敏感,影响了他内在心智的发展。受打骂厉害的孩子,记忆力较弱,不易看到一个客观的现实,他们看待世界的出发点总是基于需求和仇恨。受打骂不厉害但多少受过刺激的,也时常糊涂。那些有点“专制”的班级或家庭,孩子也多少出现问题。这其实是思维出了问题。

 


  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恐惧。这种压力会过分强化儿童对某一事物的感觉,刺激了孩子对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而忽视了全部。被打骂的儿童在建立某一概念时,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客观的现实,而是受刺激后的事物,世界就不是原本的世界,而是经过他加工的世界,压力使得孩子把握事物时产生偏差,不能高度理解本质问题。苦难降临到了孩子头上。

  那些得到爱和宽容的孩子在组织自我的过程中,因为区分能力没有受到伤害,他对事物的把握清晰、准确,并能很好地确定下来。

  我的一位朋友,丈夫童年发展不好,成家后情绪变幻不定,对孩子时好时坏。孩子四岁时,她与丈夫离婚了。有时成人见这孩子,会开玩笑地说:“叫我爸爸,给买好吃的!”刚开始孩子会躲在妈妈身后,感到屈辱和愤怒。到后来习惯了,无论任何人怎样哄骗,这孩子绝不开口。这一切给孩子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我们无从知道。直到他成人后自己成为爸爸,后果才能看出来。对“爸爸”这一概念,他肯定会有与众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