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新鲜事

专家:儿童也有焦虑症

专家:儿童也有焦虑症

如今,多动症、抑郁症、孤独症等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也“盯”上了一些幼儿,儿童焦虑症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孩子:他们时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烦躁、吵闹、胆怯,害怕去幼儿园或陌生的环境;有些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却表现出对学校的恐惧:萎靡不振、甚至缠着妈妈说不要去学校。这种情形会持续几周、三四个月或更长的时间。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束手无策。

  开学了,一些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心理焦虑。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五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而在我国,目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状况也非常严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凤透露,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有焦虑症等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办公室主任刘津博士则认为:“3000万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人数可能扩大到5000万。”而令人忧虑的是,遭遇心理困扰的孩子的年龄,已经向下延伸到了学龄前。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郑毅教授。

  郑毅教授表示,孩子有这些表现,可能是患了焦虑症。他介绍,儿童焦虑症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它是儿童时期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

  近年来,儿童焦虑症的患病率有所上升。但由于幼儿语言表达的困难、独生子女的任性、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等等原因,孩子在很多情况下会发脾气,或有不愿意去陌生的地方、哭闹、紧张等一系列表现,父母及家人很少把它与“病态”联系起来,因而不容易被早期发现。

  第一时间发现异常

  父母该如何区分孩子的某些行为是偶尔的情绪不好,还是真的有焦虑症的倾向呢?

  郑毅教授介绍,不同的焦虑症儿童有不同的症状,但幼儿期主要特征表现为:情绪烦躁、好哭泣或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和同龄的孩子比明显地胆小,在很多场合容易害怕、或有大祸临头的不祥感觉,急性发作能达到惊恐的程度;不愿离开父母,尤其纠缠母亲,在幼儿园惶恐不安,有发作性紧张、恐惧;六七岁的学龄孩子拒绝上学,即使勉强到校也很少与同学老师交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偏差,也有旷课、逃学现象发生。病情严重的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心跳加快、头晕、出汗、脸红、口干、四肢发冷、便秘、尿急、尿频等;晚间入睡困难、睡不踏实、多恶梦或有梦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