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学会管理你的孕期体重
怀孕期间,孕妇的体重不断增加,而将体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是保证孕妇和胎儿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孕妇产后恢复身材的关键。那么,究竟体重增加多少才比较恰当呢?如何合理控制体重呢?
首先孕妇的体重增长一般应该不超过15公斤,不过也要因人而异。每个孕妇的体重指数不同,孕期体重增长的安全范围也不同。体重只是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孕期的女性可以根据下面的体重指数适宜的增加范畴做以对照:
体重指数 胖瘦程度 增长范畴
<18.5 偏瘦 13~16公斤
18.5~23.5 适中 10~12.5公斤
24~27.9 轻度肥胖 9~11公斤
≥28 肥胖 6~8公斤
有人问了,怀孕各阶段体重应该如何增长呢?
怀孕的前三个月:每月体重增加0.5公斤左右。但由于有些孕妇有比较明显的妊娠反应,体重非但不增,反而降低,本阶段体重增加不明显属于正常现象,此时的胚胎很小,对脂肪和能量的需求可以忽略不计。
怀孕4~7个月:体重每月增加1.5~1.8公斤左右。
怀孕8~10个月:体重共增加9~12公斤左右。每周增加0.5公斤以内,应该是逐渐稳步增加,而不是突然猛增。
很多孕妇的体重都会出现超标的原因:
☆营养过剩。现在很多孕妇每天都会吃很多高能量的食物,导致剩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孕妇肥胖,胎儿体重过大。孕中晚期确实需要大量营养来满足日渐长大的胎儿所需,还要为分娩及产后哺乳的消耗做准备。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胎儿的发育越好。这个阶段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增长还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不足。有些孕妇认为,怀孕后就应该每天睡到自然醒,什么也不做,这样就是在养胎。其实孕妇活动量过少,代谢缓慢,消耗能量太少,往往是导致孕妇肥胖的常见原因,孕期不做运动是错误的想法,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水肿。有些孕妇产检时胎儿并不大,本身也不太胖,可是段时间内体重骤增。还感觉穿鞋越来越紧,早晨起来双手胀的不能握拳,晚上下肢沉重,这是发生了妊娠水肿,也就是过多的液体潴留在体内造成的。
☆还有一种是双胞胎妊娠,羊水过多等也可能造成孕妇体重超重。
首先孕妇的体重增长一般应该不超过15公斤,不过也要因人而异。每个孕妇的体重指数不同,孕期体重增长的安全范围也不同。体重只是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孕期的女性可以根据下面的体重指数适宜的增加范畴做以对照:
体重指数 胖瘦程度 增长范畴
<18.5 偏瘦 13~16公斤
18.5~23.5 适中 10~12.5公斤
24~27.9 轻度肥胖 9~11公斤
≥28 肥胖 6~8公斤
有人问了,怀孕各阶段体重应该如何增长呢?
怀孕的前三个月:每月体重增加0.5公斤左右。但由于有些孕妇有比较明显的妊娠反应,体重非但不增,反而降低,本阶段体重增加不明显属于正常现象,此时的胚胎很小,对脂肪和能量的需求可以忽略不计。
怀孕4~7个月:体重每月增加1.5~1.8公斤左右。
怀孕8~10个月:体重共增加9~12公斤左右。每周增加0.5公斤以内,应该是逐渐稳步增加,而不是突然猛增。
很多孕妇的体重都会出现超标的原因:
☆营养过剩。现在很多孕妇每天都会吃很多高能量的食物,导致剩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孕妇肥胖,胎儿体重过大。孕中晚期确实需要大量营养来满足日渐长大的胎儿所需,还要为分娩及产后哺乳的消耗做准备。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胎儿的发育越好。这个阶段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增长还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不足。有些孕妇认为,怀孕后就应该每天睡到自然醒,什么也不做,这样就是在养胎。其实孕妇活动量过少,代谢缓慢,消耗能量太少,往往是导致孕妇肥胖的常见原因,孕期不做运动是错误的想法,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水肿。有些孕妇产检时胎儿并不大,本身也不太胖,可是段时间内体重骤增。还感觉穿鞋越来越紧,早晨起来双手胀的不能握拳,晚上下肢沉重,这是发生了妊娠水肿,也就是过多的液体潴留在体内造成的。
☆还有一种是双胞胎妊娠,羊水过多等也可能造成孕妇体重超重。
相关文章
-
怀孕之后真的这也不能吃 那也不能吃吗在怀孕之后我们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朋友们都是变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感觉有些东西是不可以吃的,吃了以后可能会影响
-
哺乳期发生乳腺炎如何治疗在哺乳期的时候,有些女性十分不注意自己的乳房卫生,特别在产后有不进行试戴乳罩的习惯,这样时间一长很容易招致局部卫生不洁,
-
孩子的可爱之处有哪些孩子的可爱之处有哪些呢?小宝贝们出生之后,我们的妈妈的每天都围着孩子转,整个人都特别的累,但是看着可爱的孩子,我们会感到
-
妈妈接生遇到男医生尴尬怎么办在生孩子的时候也是会遇到很多尴尬的事情,而既然想要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人们就要想办法来进行克服,尤其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就是男医
-
男人什么时候生育胎儿最好每个人都很想要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宝宝,但在要孩子的事情上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因此大家对男性要孩子的生育年龄更是要去做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