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新鲜事

小忽略导致大问题----脐带护理

小忽略导致大问题----脐带护理

 新妈妈中有细心的,也有粗心的。往往会忽略宝宝身体细小部分的护理方法,我曾看到过一位妈妈帮助宝宝护理完脐带后,居然忘记取出使用的棉签,将长长的棉签留在了还未脱落的脐带里了。结果导致孩子脐带发炎,高烧不退,哭闹不止,食乳少,体重不增。

其实,这些小忽略都会导致大问题。但是,只要妈妈们稍加重视,就能避免。

宝宝断脐后,脐部留下残端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脱落,脱落以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初生时:断脐后的消毒与包扎。

生后第1天:解开包扎敷料,观察脐残端有无渗血及分泌物等情况用 75 %酒精擦拭清理脐部

生后第 2 天以后:每日浴后.观察有无渗血及分泌物等情况:用 75 %酒精清理脐部。生后第 7 天:脱脐后的处理,即仍用75 %酒精擦拭并消毒敷料,保持干燥。

生后第 8 天;脐带残端脱落,脐部干燥无须处理,可以开始盆浴。

爸爸妈妈在护理脐部需要注意:

因脱脐时间不一,每个宝宝的脐部护理时限不同。

脱脐期间可能有些分泌物是正常现象。有时伴有少量陈旧性血色,是脐带血管内残留血液溢出所致。如分泌物有异味,脐周发红或有鲜血渗出,需找医生处理。

脱脐后脐部仍潮湿数日不干,有渗液,可能脐残端有肉芽形成,需找医生处理。

究竟改怎样护理新生儿的脐带呢?

新生儿脐带与母亲分离4-5天逐渐干燥脱落,早产儿要晚一些时间脱落。从脐带脱落,到完全挺好的时间因新生儿而异,时间长的要一个半月。

脐带在干燥脱落的过程中,时而渗出水分或渗出血迹,爸爸妈妈应每天用75%酒精将渗出物清洁干净、保待干燥,用消过毒的纱布覆盖干燥的脐部。对于男宝宝要注意防止他尿到肚脐上。

新生儿的脐部总是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包括脐炎、脐膨出、脐湿疹、脐肉牙肿。这些脐部问题究竟该如何护理呢?

 脐炎

脐炎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它是一种急性脐蜂窝组织炎,病原菌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起初仅见脐部与周围组织发红肿胀,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腹壁蜂窝组织炎,形成脓肿、坏死,细菌可沿尚未闭合的脐血管侵入血循环,造成败血症。宝宝体温升高,哭闹,食乳少,体重不增。

当肚脐周围红肿就发硬、脓性分泌物较多、有臭味时,说明宝宝患了脐炎。

脐炎的预防与脐部护理是否得当关系密切。所以在断脐的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妈妈还要勤给新生儿换尿布。

脐炎的治疗:

轻的脐周无扩散感的宝宝,局部用2%的碘酒及75%的酒精清洗,每日2 ~ 3次。

有明显脓液分泌物、脐周红肿硬并伴有全身症状的宝宝,除局部消毒处理外,可根据脐分泌物涂片检查细菌,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

脐膨出

脐膨出在脐带部位有腹腔脏器向腹外突出,脏器外表只有一层腹膜和羊膜构成的囊膜覆盖,表面并无皮肤。膨出的脏器在腹壁清晰可见。

如不及时治疗,一旦囊膜破裂,内脏暴露,可并发腹膜炎、败血症。故一旦诊断,应尽快手术修补。

脐湿疹

脐湿疹表现为肚脐内及脐周皮肤上有小的红色丘疹或皮肤糜烂、渗液,反复发作,难以消失。

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或用中药苦参、地骨皮、细辛煎水洗,然后涂黑豆馏油软膏。

脐肉牙肿

脐带脱落后,在肚脐的凹陷处有一个秘红色的圆形小肉芽,这叫做“脐肉芽肿”,是脐炎长期未治愈的结果,或是脐部误用爽身粉、脐带粉、滑石粉等异物刺激,脐内长出息肉样樱红色肿物,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可以去医院用10%硝酸银烧灼或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