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怎么控制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怎么控制

手足口病在五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因为接触的群体太多太复杂,面临的环境不同,所以犯手足口病的例子比较多,感染风险也比较大,那么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怎么控制?寻医问药母婴小编告诉您答案。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起初孩子出现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症状,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发病1~3天后,宝宝口腔内、口唇内侧、舌、软腭、硬腭、颊部、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不像蚊虫咬、药物疹、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导致孩子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重症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如果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容易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容易感染,目前还没有治疗手足口病的疫苗,也没有特效药,注意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的孩子。接触孩子前、给孩子更换尿布时、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孩子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本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及时对孩子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这就是对手足口病的症状以及控制方法介绍,小编提醒爸爸妈妈们在小孩出现这种情况后要赶紧带孩子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