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宝宝腹泻 切勿滥用抗生素

秋季小宝宝腹泻 切勿滥用抗生素

腹泻是秋季常见的儿科疾病,秋季时节宝宝容易感染轮状病毒,对于宝宝腹泻你是如何处理的呢?很多家长看到宝宝腹泻就会使用一些抗生素来止泻,殊不知这是最不科学的一种方式,那么秋季宝宝腹泻该如何护理呢?

“秋季腹泻”,6个月-2岁婴幼儿易“中招”

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属肠道传染病,俗称“婴幼儿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其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高发人群为6个月-2岁的婴幼儿。

因为新生儿及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轮状病毒会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尽管成人感染轮状病毒后不会发病,但其可能成为一名隐形带菌者,如果不做好个人清洁工作,极有可能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接触传染给婴幼儿。

近期出现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与往年相比,重症病例相对较少,“这种病发病急,早期可能会出现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之后会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严重者常伴有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病毒性腹泻勿乱服抗生素

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性腹泻,而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非但不能给孩子治病,反而会影响健康。所以切不可随意给宝宝服用抗生素或止泻药。

一般来说,5天至7天后腹泻症状会减轻或消失,但这期间,一定要预防“脱水”,可使用口服补液,病情严重的患儿可采用静脉补液。

出现呕吐现象,仍然可以继续饮食

一些家长见到孩子呕吐,就会严格限制孩子饮食甚至禁食,其实孩子腹泻期间仍可继续原来的饮食,但是不要吃生冷的食品,也不强迫进食。

可以给孩子口服肠黏膜保护剂。为了补充肠道正常菌群,还可给孩子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便、口传播,所以预防感染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关,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家长应做到科学护理,所有的玩具、食具都要煮沸消毒;配奶前、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合,以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