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的错误护理观念
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错误的育儿护理观念不仅不能对孩子宝有益还可能危害宝宝健康。宝宝感冒时的护理误区有哪些呢?
错误观念1:宝宝鼻塞不用特别护理
宝宝鼻塞后会影响宝宝的饮食,睡眠。由于鼻子不通宝宝在吃奶时需要通过嘴来呼吸着就可能使宝宝吸入大量空气,最终可能会使宝宝发生呕吐或者吐奶,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晚上睡觉时由于宝宝的鼻塞,可能会打呼噜或者难以入睡。
所以一旦发现宝宝有感冒就应该马上治疗。有时因为大人的失误可能会使宝宝感冒加重,发展为鼻塞,喉咙有痰,或者小儿肺炎。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宝宝鼻塞护理方法:
1.如果是鼻涕,可以用吸鼻器,或者父母可用柔软的手绢擦拭流出的鼻涕,因为宝宝皮肤很娇嫩,擦拭多了会令宝宝感觉不舒服,所以擦鼻涕后可用湿势毛巾捂一捂,再轻轻地涂上一点油脂,防止皮肤龟裂疼痛;如果是干鼻屎,可以去买一种专门夹鼻屎的小夹子,塑料的,小圆头,等宝宝睡着的时候夹,动作要快要轻。
2.用脱脂棉花搓成和宝宝鼻孔大小一样的棉条,先用水浸湿后放入宝宝鼻孔里湿润鼻屎,取出后再用干棉条把鼻屎粘出来。
3.拿鱼肝油或生理盐水在鼻孔里各滴一滴,这样会软化鼻屎,过一会儿孩子打个喷嚏就会把鼻屎给带出来了。
4.晚上在开空调的房间放一个加湿器,可以增加室内湿度,缓解孩子因空气干燥而引起的鼻塞。
错误观念2: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错误观念3: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挡
很多父母教导宝宝:打喷嚏时第一反应要用手遮住。虽然遮住的举动是对的,可以避免细菌散播,但是用手遮就是错的。传染疾病医生解释道,因为多数人用手遮住喷嚏或咳嗽后,不会立刻洗手,因此大量的病菌残留在手上,有可能经过碰触,传染给他人,也有可能把病菌再带给自己。
所以,一定要让宝宝注意勤洗手,出入公共场合,尤其是医院、车站等高危险区域,一定要养成回家洗手的习惯。
小帖士:美国疾病管制处建议,洗手时间最好约20秒,时间差不多是你在心中默念生日快乐两次。
错误观念4:感冒恶寒,发汗可痊愈
中医对风寒感冒的治疗是发汗解表,有一些人对此一知半解,患上感冒后,不辨寒热虚实统统寻求种种办法发汗以求解表,蒸桑拿、喝姜糖水、蒙头捂汗、喝酒、剧烈运动等等。而实际上这些未必适合所有感冒患者。
桑拿的冷热交替会削弱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另外还可因为汗出过多而加重病情,尤其是发热期间更不宜使用此法;姜糖水能治疗风寒感冒,但风寒感冒服之就犹如火上交油;蒙头捂汗容易导致机体组织缺水而出现变症;喝酒会加重黏膜血管扩张充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病情进一步加重;剧烈运动加大体内能量消耗,不仅使抵抗力减弱,机体氧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以至加重心肺等脏器的负担,更不利于感冒的恢复。所以,患者千万不可不做分析便乱发汗,尤其是儿童。
错误观念5: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药
对*而言,咳嗽是一种生理性反射,当呼吸道受到不当外物吸入或浸润发炎,便将此一讯息上传至大脑中延髓的咳嗽中椎,就引起激烈的反射运动,目的在于将气管内异物排除,因此咳嗽时会以猛烈速度,自喉咙深处把空气排出,同时一并将异物喷出。
从上述观点来看,咳嗽是个自我保护机制,对*是有益的。除了先判别有痰的咳或无痰的咳之间的差别外(前者应增加水份摄取,以及考虑是否使用化痰药物),另外也要考虑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适,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呕吐,才需考虑用适当止咳药物。
-
宝宝偏食竟然是这些原因导致的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可能很多小孩子都会出现一些挑食偏食的一个现象发生的,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要多注意,尽量的应该要避免宝宝出
-
宝宝有痰咳不出怎么办呢大家日常都有发生咳嗽现象,有时在发生咳嗽时会夹杂着痰液,这一般对常人来说都是非常易咳出的,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来说在发生
-
小儿腹泻的危害 夏季预防小儿腹泻的方法夏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虽然引发腹泻与小儿胃肠道未发育成熟、消化不良有关,但同时与喂养、卫生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朋友
-
发生新生儿黄疸后如何治疗可能大家都有听说新生儿黄疸,使之在平时是非常常见的生理现象,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来说,由于体内血中胆红素过高继而引发皮肤
-
治疗宝宝拉肚子的主要的偏方宝宝出现拉肚子的现象不是一个小问题,尤其是婴幼儿出现拉肚子是会导致脱水的现象出现的,并且长时间的拉肚子也是会导致孩子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