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疫苗接种的常识

宝宝疫苗接种的常识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还未完善很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扰,为了宝宝能够抵抗这些细菌,注射疫苗是必须要做的,如何起到保护作用呢,这需要家长知道宝宝疫苗接种的常识。

首先,疫苗的接种其实是将细菌或病毒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以无危害的形式引入宝宝体内。随后,这些外来的物质就会刺激宝宝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保护性的免疫球蛋白和可杀伤细菌的免疫活性细胞,这时宝宝就具有了抵御这类病毒或细菌的能力。当这类细菌或病毒再次进入宝宝体内时,免疫系统就能识别出来,并产生更强、更快的免疫反应,从而起到对宝宝的保护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宝宝从出生后至1周岁的时间内,几乎每个月都要接种疫苗。对此,免疫规划专家、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刁连东特别提醒年轻的家长,在为宝宝接种疫苗时必须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的规定程序及宝宝出生月龄进行接种。

因为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而这些程序都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出的。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次基础免疫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并且随着宝宝的长大,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有些疫苗还需进行必要的加强免疫。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只有正确认知了疫苗的性质及接种要求后,才能确保接种疫苗真正发挥作用,为宝宝的健康撑起坚固又安全的保护伞。

所以,在宝宝接种疫苗后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变化,看是否接种成功,若有异常现象出现,要及时诊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