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护理 > 婴儿

准妈妈护理闹腾宝宝三招式

准妈妈护理闹腾宝宝三招式

宝宝出生后,准妈妈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了他的身上。当宝宝出生后一段时间,就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生活规律了,可是有些妈妈却发现,自己家的宝宝太闹腾了,白天不好好吃、晚上不好好睡,这是怎么回事呢?准妈妈又该如何应对闹腾宝宝呢?

有些妈妈是不是会觉得很烦恼:为什么其他宝宝那么乖,早上安安静静自己在玩玩具,晚上乖乖睡觉,可是我家宝宝最近真的好闹腾,晚上都不好好睡觉,真的是那他没办法啊。

老话说“猫三天,狗三天”

“猫三天狗三天”这是老人们用来形容小宝宝成长中出现的一些变化而又无法用疾病来解释时的老话,虽然这句话听着有点别扭,但是其中道理还是不容小觑的。这不,这要细细查找,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明代《医宗金鉴》一书就早有记载小儿身体生长发育的情况:“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变蒸时小儿出现微热,不思饮食等症状,数天后便自然消退。” 国外一些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的一项研究成果也表明:人从诞生起一直到死亡,其情绪、体力和智力呈高潮和低潮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是不是说得有点玄乎了呢?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我们来看看几个“闹腾”宝宝的典型招式,就之一二了。

闹腾宝宝第一式 火爆脾气爱闹腾

五个月的晶晶一向都很乖,是大家眼中的淑女哦,平时非常听话。可是最近,她突然变得“暴躁”起来,有叔叔阿姨逗她,她就特别不爽,哭个不停,吓坏了叔叔阿姨。要是爸爸拿走她的玩具,她也不干了,小手乱抓乱舞好像要和爸爸大干一场。这可烦了晶晶的爸爸妈妈,他们就不明白,温顺的晶晶怎么突然“转性”了。

小编点评:宝宝闹腾是因为他们有情绪周期

根据科学家研究得出,人的情绪周期是28天,体力周期是23天,智力周期是33天,也就是说我们的宝宝在28之后就要闹闹情绪,很容易陷入“不爽”的情绪中,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生物钟。

其实爸爸妈妈不用过于担心,这种情绪周期是有一个时间过程,在高潮期和低潮期中反复循环,所以宝宝的情绪偶尔会变得比较躁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好好安抚小宝贝,要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不能随意打骂,也不能放纵任其胡闹。宝宝这个时候更需要温柔的对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