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护理 > 婴儿

怎样识别宝宝排尿的“健康情报”

怎样识别宝宝排尿的“健康情报”

宝宝的健康时刻牵着妈妈的心,宝宝的“健康情报”准妈妈们可以从宝宝的排尿情况来辨别,通过观察宝宝的尿量、尿色、尿次数、尿味及自主排尿情况来辨别。那要怎样正确的辨别宝宝排尿的“健康情报”呢?

一、通过尿量来辨别:

㈠正常:

宝宝在不同年龄,尿量也不相同:

⑴出生头几天由于进食量少,尿量可以很少,约80毫升以内;

⑵3-4天尿量为30-300毫升;

⑶10天到2个月尿量约400-500毫升;

⑷1-3岁尿量约500-600毫升。

由于受到个体差异、每日饮水量、气温高低等因素影响,尿量可以有较大的差异。

㈡异常:

⑴多尿:如果一日内宝宝的尿量多于3000毫升/平方米体表面积,便为多尿,此时宝宝同时吃得很多,多喝,体重反而逐减,那么可能患了糖尿病;若同时口渴多饮,可能患了尿崩症。

⑵少尿:如果一日内尿量少于250毫升/平方米体表面积,便为少尿,若同时伴有腹泻、口渴、唇干、无泪,提示体内失水;若伴有浮肿、高血压,可能患了肾脏病。

二、通过排尿次数来辨别

㈠正常:

⑴刚出生的几天内每日尿4-5次;

⑵ 6个月内的宝宝每日尿20-25次;

⑶6-12个月的宝宝,随着半流质辅食品增加及肾功能逐渐完善,每日排尿次数减少为15-16次;

⑷2-3岁每日平均尿次数为10次。

㈡异常:

⑴宝宝尿次数明显增多伴有尿急、尿痛,很可能患了尿路感染;

⑵宝宝受到了家长训斥或看到恐怖电视,听了恐怖的故事,会尿频,这是一种神经性尿频症。

三、通过尿色来辨别

㈠正常:

正常宝宝的尿色大多为无色、透明或呈浅黄色,在出汗多,喝水少时颜色较深。宝宝肾未发育成熟,吃了含草酸盐或磷酸盐的食物,如菠菜、苋菜、香蕉、橘子、苹果等就会尿,排出后遇冷形成结晶,使尿变浑浊,妈妈不必惊慌,如果在尿液中加入醋后,或把尿液加热,均能使尿液变得澄清。

新生宝宝,在最初几天尿色发深,稍有浑浊,冷却后呈淡红色,这是尿酸盐的结晶,数天后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

㈡异常:

⑴宝宝患了病而服用痢特灵、黄连素、复合维生素B等,尿液会变成金黄色;

⑵若是较大的宝宝尿色变得深黄,同时伴有发烧、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并在腹部肝区的部位有触痛,则可能是患了黄疸性肝炎;

⑶宝宝尿呈乳白色伴有发烧、尿痛,可能患了肾盂肾炎;

⑷若宝宝尿呈鲜红色或肉红色,可能是血尿,血尿是许多疾病的信号,可因泌尿道自身的疾病所致,如各种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损伤、尿道畸形、肾血管病及肾肿瘤等,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如休克、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及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或者由于服药或邻近器官疾病导致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