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护理 > 学龄前

宝宝胆小不敢走路用哪些方法激励

宝宝胆小不敢走路用哪些方法激励

学走路,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生怕孩子碰到,而且也希望孩子可以及时走路,在孩子一岁多左右,可以帮助孩子进行锻炼走路。很多的孩子胆小不敢走路,家长应该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且,也要注意孩子走路的方法,那么宝宝胆小不敢走路用哪些方法激励?

宝宝胆小不敢走 小方法来鼓励

1、巧用家具

独立站立是宝宝学会走路的前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可以多创造机会给宝宝锻炼站立。教导宝宝用双手抓住和自己差不多高矮的东西,如茶几、床沿或者大人的腿,来帮他保持平衡,然后站立起来。

宝宝如果稳当地站立起来后,妈妈们可以在一旁,鼓励宝宝大胆的往前走,走更远。如果宝宝站起来后表现出害怕、焦虑、哭泣等,妈妈则需要赶紧扶住宝宝,安抚好宝宝的情绪先。等情绪稳定后,再耐心的指导他怎么站立和行走。

2、握住妈妈的手

妈妈是宝宝最信赖的人,有妈妈陪伴在旁的时候,是宝宝最放心的时候。在宝宝刚开始学习走路时,妈妈的手能给宝宝最安全的保护。

妈妈可以跪蹲在宝宝的面前,伸出双手拉着宝宝的手,稍稍用点手腕的阴力,引导宝宝朝走来。又或者站在宝宝身后,双手扶住他的腋窝处,跟他一起走。这个方法就比较考验妈妈的体力和腰力了,宝宝比妈妈矮小,所以从后面扶着宝宝,妈妈需要弯腰俯身,这对妈妈的腰可以一个不小的挑战呢。

3、利用玩具

有不少宝宝在学会独立站立后,始终不愿放开妈妈的手独立行走。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多鼓励宝宝,利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来引诱宝宝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妈妈们可以这样循序渐进的来进行:首先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宝宝一个手距离的地方,宝宝只要向前走一步就能触及,然后慢慢的拉远到2个手的距离,宝宝需要向前走2步才能触及。继而不断的拉长距离,鼓励宝宝向前走更多步。

宝宝学走路注意事项

1、不要过早让宝宝学走。

如果在宝宝站都站不稳,两脚还不能支撑身体的重量的时候,就想让其走,容易压迫腿的发育形成X形腿或O型腿。为了安全,妈妈最好先锻炼孩子腿部肌肉,常练习蹲和站,增强腿部力量。

2、要有宽敞安全的行走空间。

最好能清理出一间空房间让宝宝沿着墙壁先扶着走,如果家里没有合适的安全空间,就使用我推荐的“怀抱学步法”,也可以常常带宝宝到空旷的小区里走走。

3、最好给宝宝一件松紧可调节的背带装,这样在宝宝跌倒的时候,妈妈可立即保护他,另外宝宝衣服不要穿得太多,不便于行动。

4、学走路初期最好光脚。

这样可以让宝宝的脚掌更多的接触地面,不至于滑倒,也增强各种感觉功能的刺激。在软软的床上学走对孩子不好。在冬天或者去室外的话,给孩子穿宽松软质的鞋袜。当宝宝开始独立迈步时就得穿鞋了,鞋子应比脚宽一指距离。

可以利用玩具,或者是握着妈妈的手,巧用一些家具,进行帮助孩子进行走路,而且,也要注意孩子的内心培养方法,避免因为孩子胆小,造成恐惧心理,这样会影响到行走,带来更多影响,平时,一定要注意宝宝学走路的一些事项,希望家长尽早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