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补钙 也要分阶段

孕期补钙 也要分阶段

随着冬天的来临,对准妈妈来说,尤其要注意补钙,如果胎宝宝得不到足够的钙,出生后极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肋骨串珠、新生儿佝偻病等。可是准妈妈补钙也要分阶段哦。

准妈妈补钙的三个阶段。

一,怀孕早期(怀孕0~12周)

1,在妊娠早期(0-12周),妈妈每天向胎儿提供的钙从0增加到50毫克。

因此,准妈妈们最好在准备开始怀孕的时候就开始补钙,尤其是不爱吃奶制品和体质虚弱的女性更该提早行动。

2,一般妊娠早期每日钙需要量为800毫克,这个时期的准妈妈如果每天能喝1-2袋奶(一袋奶250毫升约含260毫克的钙),那么额外补充1片迪巧——美国进口钙(300毫克钙)即可,不爱喝奶的则要吃2片迪巧——美国进口钙。

二,怀孕中期(怀孕13~26周)

1, 孕妇补钙最迟不要超过怀孕20周,因为这个阶段是胎儿骨骼形成、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妊娠中期妈妈对钙的需求量增加到了1200毫克,这个时期最好坚持每天吃2-3片迪巧——美国进口钙,具体用量也可咨询保健医生。

2,为了更好地吸收钙质,孕妈妈还需要配合补钙做一些辅助工作,例如平时多晒太阳,充足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维生素D在*内的合成,提高钙的吸收率。同时,孕妇多活动骨关节,做肌肉抻拉练习,能够改善骨骼肌的营养状况,提高骨密度。

三,怀孕晚期(怀孕27周~足月)

妊娠晚期是宝宝蓄积骨量最多的时期,需要妈妈每天提供150-450毫克的钙,平均每天约350毫克。此时同样要做到坚持补钙,为自己和宝宝补足孕期最后阶段所需的钙。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晚期和哺乳期的妈妈每天应摄入1200毫克的钙,这样才能够保证妈妈和宝宝骨骼的“双赢”。

四,终于做妈妈了(宝宝0-3岁)

1,宝宝出生后,妈妈要用乳汁来哺育初生的宝宝。健康的哺乳期妈妈,每100ml乳汁中含有约35mg的钙,因此妈妈每哺1000ml乳汁约会使母体丢失钙300-400mg,哺乳6个月的妈妈,大约需消耗骨骼中4-6%的钙。如果钙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自身的骨骼健康。

2,产后妈妈补足钙,不仅有利于自身产后的快速恢复,更能提高乳汁的质量。因此,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必须摄取足量的钙。因为只有母亲获取充足的钙才能给宝宝提供高钙乳汁,否则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缺钙。

怀孕前先把自己体内的营养隐患消除

每对夫妻在准备怀宝宝时,最好先将自己体内存在的营养隐患消除,以免在怀孕后影响自身健康,并妨碍胎儿健康地生长发育。

1.体内贫血

消除策略:

准备怀孕时先去进行一下体检,查看自己是否贫血。

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10g/L,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除了积极查清贫血原因和程度外,还应做一下咨询以便正确处理,避免怀孕后贫血加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母婴健康

食补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饮食上注意吃一些瘦肉、家禽、动物肝及动物血(鸭血、猪血)、蛋类、绿色蔬菜、葡萄干及豆制品等铁含量高并在肠道吸收好的食物。同时多吃水果和蔬菜,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2.缺乏叶酸

消除策略:

饮食上注意摄取富含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或肾、绿色蔬菜以及鱼、蛋、谷等;同时改善不科学的烹调方法,如做菜时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太长,因为叶酸不耐热容易被破坏。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从怀孕前3个月开始口服叶酸增补剂,如斯利安、马特那、爱乐维等,一直服用到怀孕后3个月。

3.缺乏维生素E

消除策略:

饮食注意摄取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动物肝、菠菜、芦笋、藁笋、西瓜、樱桃、山楂、杨梅、植物油、玉米等。但在烹调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久,以免丢失大部分维生素E。

4.体内营养素不均衡

消除策略:

在怀孕前最好对自己的营养状况做一下全面了解,看营养状况是否均衡,必要时请医生帮助诊断,以便调整饮食,积极为怀孕贮存体内含量偏低的营养素。

5.体重过重或过轻

消除策略:

孕前体重低于标准,应增加饮食量,多摄取优质蛋白质和富含脂肪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鱼类及大豆制品,使体重达到标准范围;体重超重的女性,孕前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食谱,并加强体育锻炼或运动,待体重恢复到正常标准时再准备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