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耳朵里长石头!

奇怪!耳朵里长石头!

佟阿姨昨晚睡觉时又犯头晕了,奇怪的是,正着身子十来秒就不晕了。可是,一转头马上又开始犯晕,还全身冒冷汗,吐个不停。这样的发作平时也有,但没有具体的规律。家里人怀疑是脑血管疾病,把她带到医院做了颅脑CT、MRA、PET等,都没查出问题。他们又以为是颈椎病,拍了片也都没有问题。也有医生怀疑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打了通血管的针,也不见起效。佟阿姨被这个头晕折磨得茶饭不思,人都瘦了几圈。最后,佟阿姨还是在耳鼻喉科找到了症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的区永康副教授详细听了佟阿姨的描述后,认为她的头晕是由“耳石症”引起的。

耳朵里会长石头吗?

“耳朵里也会长石头?”佟阿姨瞪大了眼睛。采访时几乎所有非学医人士都一脸好奇。区永康副教授解释道,耳朵里的确有石头,但是非常细微,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它位于内耳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如果它不安分,从椭圆囊处脱落出来,游荡到了隔壁的半规管,就很容易引起眩晕。这是因为,半规管是一个负责管理平衡的装置,当人改变体位时,半规管内淋巴液(俗称耳水)的流动方向也会相应改变,从而传递信息给平衡神经来调节*平衡。而耳石脱落后,会直接影响淋巴液的流动,给平衡神经提供不正确的刺激信息,平衡神经对这些信息不胜负荷,就可能引发眩晕。因此,也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只是简单的叫法。“简单地说,耳石症患者只是在头部倾向某一方向时感到眩晕,而且持续时间不过数十秒”。

耳石老化、*过度疲劳、头部外伤等是造成耳石脱落的是最常见原因。此外,供应椭圆囊的血管阻塞、中耳炎、噪音、药物中毒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耳石脱落。为什么有些患者的头晕时有时没呢?这是因为有的耳石在游荡过程中分散开,形成不了刺激,自然也就不晕了;又或者,一些小的耳石,自己溶解了,病人也不会晕了。所以有些人,不吃药,不打针,在家休息几天,也会自然好转的。

耳石症容易被误诊

但是,耳石症非常容易被误诊,有许多患者辗转了神经内科、心血管科、脑内科等多个科室,尤其被误认为是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花费巨大也没得到确诊。也有的患者被认为是美尼氏综合症,俗称“耳水不平衡”,其实耳石症和耳水不平衡是两种不同的耳病,耳水不平衡的头晕持续时间要长一点,通常不会以秒计算,并且跟头位的改变也没什么关系,还会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